底褲歷史:三角大戰孖煙通

佬編的底褲史,由純白小三角開始,中途經過孖煙通、四角褲,現在暫時settle在孖煙通。但在男裝的歷史上,孖煙通反而是三角底褲的前輩。

現代的孖煙通boxer,最早見於1920年代,由現在的Everlast推出,設計原意是為拳擊手提供更輕薄、舒適的橡筋頭短褲,取代本來以皮帶繫緊褲頭的款式。推出不久之後,就再改良成為現在作為打底用途的孖煙通。

至於三角褲,則於1930年代面世。而要在市場上成功推出新產品,難免需要與現有的產品有所區分。當時品牌Jockey的宣傳口號,是提供「comfortable and masculine support」。Fun fact:陰莖在劇烈運動時,的確會強烈擺動。也許是切中了部份男士不喜歡吊吊揈的心態,三角褲在推出首天的三小時不到,600條男士三角褲全數沽清。

而正如戰爭會推動人類文明及科技發展一樣,三角褲與孖煙通的大戰,也促成了男裝底褲之中,最重要的發明:前方兩塊布料呈Y字型重疊,方便隨時拔搶的設計,既實用,又簡單,自此成為底褲的標配至今。

不過戰爭也有醜陋的一面,當時三角褲勢力的Jockey為了增加銷量,大肆宣傳三角褲的「masculine support」有利精力健康的fake news fake science。幾十年後我們知道,實情剛剛相反:透氣的孖煙通能有效調節胯下溫度,令精子成長更佳。

但孖煙通的確也受這策略所害,而有一段被三角褲壓著來打的苦戰期。直至到1984年,Nick Kamen在Levi's 501的廣告中,在洗衣舖脫剩一條白色boxers,從此make孖煙通great again,三角褲、孖煙通二分天下。至於再之後到boxer brief(又或稱為trunk)的冒起,又是另一段後話了。

 

F.


返唔到轉頭的孖煙通

「著過孖煙通,真係返唔到轉頭」,這句話,是佬編一個TB朋友說的。這位朋友沒有生為男兒身,卻說出了不少佬的心聲。

著孖煙通,對佬編來說算是一個boys to men的成年禮。從幼稚園開始,純白三角的貼身底褲,是男生的default,長大以後遇上瀨屎褲浪潮,見到成街潮人,都會在褲頭露出大面積的孖煙通褲頭,才驚覺白底如白襪,都是小學雞限定的產物。

到終於有自由意志可以自己買底褲時,佬編毫不思索就選了孖煙通。然後,就成了以後了。

孖煙通的設計來自Boxing運動裡拳手穿著的短褲,橡筋褲頭,剪裁是寬鬆的balloon seat,以不束搏腿部動作為最高設計宗旨,這也是孖煙通被稱為boxer shorts的由來。

選擇孖煙通,最緊要看褲頭。佬編愛穿一個叫Tootal的牌子,因為市面上似乎只有Tootal的孖煙通褲頭,是內外都有布料包覆的。其他牌子褲頭內橡筋都是直接露出,穿久了腹部看上去會有像被輪胎輾過的壓痕。

而孖煙通最令人上癮之處,在於那清爽無拘束的舒適感。男人身上的錦囊,原始設定就是為了要露出身體以外,促進通風降溫。而孖煙通就完美地accomodate到這個生理特徵,穿緊身底褲都經歷過的戚袋、焗促問題,都可以舒緩。更不用說那種終於可以決定底褲款式,以及終於長大成人的成就感。哥穿的不是孖煙通,而是自由。

不過最大的問題,是不美觀。孖煙通在外國算是中老年人的選擇,而比起能夠highlight身體線條的緊身內褲,吸引力的確要大打折扣。而如果要穿slim fit褲子的話,更加會有著兩條褲的難受錯覺。但人大,很多事情都沒有那麼執著,與其讓別人看得爽,不如讓自己穿得爽。

在籠裡出生的鳥,會以為飛翔是一種病。沒有試過孖煙通的鳥,也會以為貼身底褲才是王道。

這不是問題。如果現狀很好,為什麼要去改變?但所有人都會嚮往自由,所有鳥都會渴望飛翔。只要試過滋味,無人可以返到轉頭。

王家衛在阿飛正傳裡面說過: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,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,飛累了就在風裏面睡覺。佬編深信,這是refer to男人身上那隻無腳的雀仔。為了讓這隻無腳的雀仔可以享受清風,佬編對孖煙通仍是從一而終。

文章原刊於蘋果財經

***

寫在舊文邊上:

各位大戶,大家都是信任佬訊的朋友,在這裡有個消息宣布。佬編有了新歡了。這個新歡叫AIRism。

如果要講讓胯下呼吸新鮮空氣,AIRism的貼身boxer briefs,可能是比孖煙通更好的選擇。雖然仍然太低腰太貼身,但透氣度十足,盛夏時著足一日還是頗carefree。

如果有拿起AIRism內褲來看的話,會發現它的布料是有穿透性的,可以幾乎完全看到布料後的物件。這是選擇透氣衣物的天條,拿起來隔著布料看,布料背後看到越多光線和影像的,就是最透氣的option。

In my defense,佬編還沒有拋棄孖煙通,只要不是在盛夏出門,佬編還是熱愛著孖煙通的。AIRism,就當是二奶吧。但如果U記出了AIRism的孖煙通的話,那就沒有辦法了,男人始終是用下身思考的。

J.

底褲的歷史(2):CK一統江湖

上回提到,一個Levi's 501廣告,意外拯救了孖煙通的銷售,從此與三角褲二分天下。市場觸覺夠敏感的,或者已經sense到底褲廣告的重點,就係從來都唔關條底褲事。

Calvin Richard Klein自己形容得最貼切:“The only way to advertise is by not focusing on the product.” 1982年,CK的底褲廣告,找來撐竿跳奧運選手Tommy Hintnaus,只穿一條純白三角褲,輕倚在白色石牆。

低炒的攝影角度,古銅色的精壯身體,CK三角褲與否,其實根本不重要,因為要sell的,是被物化的男性sex appeal。

而廣告只是CK底褲革命的第一炮,到90年代初,CK推出boxer brief,迅速成為男士底褲的常態。設計師John Varvatos說靈感來自剪短了的long johns,但明眼人都知,boxer brief ,就是boxer與brief的瀨尿牛丸。

簡單的設計、Signature的logo橡筋腰帶,再加上多年來的廣告深入民心,CK的boxer brief,就像以前的Levi's 501,成為了很多男孩轉大人的夢想item。低腰牛仔褲下的CK底褲邊,是青春期求偶的儀式。

有時候真理就寓含在矛盾之中。比起鬆垮垮的孖煙通,boxer brief更為緊致,提供更多supprt而避免吊吊揈;但比起侷促的三角褲,boxer brief又提供了更多透氣空間,讓男士們有一絲喘息空間。

而略為「顯鳥」的貼身,比起孖煙通sexy,又不至如三角褲般暴露。Boxer brief一直是最受女性歡迎的男性底褲,大比數拋離三角褲與孖煙通,靠的可能就是這種中庸之道。

要知道男士下體是禁忌之物:大家表面上不想直面,但卻忍不住想偷看。雖然現在開放得多了,但講到尾,男thongs及人go commando依然只是少數人的選擇。Boxer brief的美學本質,就是這一種朦朧。致所有不喜歡boxer brief的女/男士:don't hate the player, hate the game.

F.

圖文不符:

廷伸閲讀:

底褲歷史:三角大戰孖煙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