凍水沖涼可能改變一生

如果你還未有凍水沖涼的習慣,今個夏天,是時候試試了,皆因凍水涼的好處,或者是意想不到的大。

近年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凍水涼的好處。曾經只穿一條短褲,打大赤肋走過珠穆朗瑪峰,人稱「冰人」的Wim Hof,就是凍水涼的最有力打手之一。根據他的講法,凍水涼對身體健康有莫大助益。

其中一個好處,是凍水涼可以刺激體內的褐色脂肪,加快新陳代謝率。所謂的褐色脂肪,可以簡單理解為「好」的脂肪,會促進卡路里燃燒,甚至幫助消脂。除此之外,他亦指出凍水涼能增加體內白血球的數量,有助增強抵抗力。

佬編沖凍水涼的歷史,斷斷續續也有三四年,要說體內的褐色脂肪與白血球有没有增加,老實說,I don't know。但作為間中也會怕凍偷懶的凍水涼用家,有些好處,的確是親身感受得到。

首先是皮膚與頭髪健康有改善。冷縮熱脹的科學常識,相信諸君細細過都聽過,沖了一排凍水涼後,皮膚與頭皮竟然也感受到科學的威力,首先是皮膚緊致了不少,而髪質好像也強壯與清爽了不少。

但沖凍水涼後轉變更大的,反而是精神面貌。冷水倒頭淋下來的瞬間,思想與靈魂會隨著全身毛孔一同收縮,能帶來一刻難得的寂靜澄明。難怪日本僧人總喜歡坐在瀑布下自省,因為凍水的確有迫使人直視自己內在之功效。之後再次吸氣,感覺彷如新生。常說溫水煮蛙會讓人感覺越來越麻木,那凍水沖身就剛好相反,會越沖越清醒。

想嘗試沖凍水的,不需急於一步登天,可先照樣沖暖水涼,不過在淋浴的尾聲轉凍水,初時三十秒到就可以了,之後才慢慢將時間延長。人貴乎自省,能讓身體心靈受衝擊的凍水,將是你一生要修的行。

**

寫在舊文邊上:

沖凍水涼要講momentum,就好似做gym一樣,當習慣斷咗一個星期,就會繼續斷落去。兩個星期、四個星期、六個月,然後又冬天了,大條道理沖熱水,說服自己下次夏天才沖凍水涼。

沖凍水涼,所為何事?對於佬編來說,是一種意志力的考驗,各種道聽途說的好處,例如幫助消脂、增強抵抗力、慳煤氣費等,極其量只算是bonus。

而意志力就像風箏,稍一鬆手就會高飛遠去。有時動力没了,累了想休息下,舒適地浸過熱水浴,不需要覺得gulity。俾信心自己,只要還留著一顆心,總有一日會再開始沖凍水涼的。

F.


浸浴

浸浴不算是很「佬」的選擇,但是佬編的秘密嗜好。

論效率,很多男人都以沖涼速度快而自豪,濕身、上梘、過水,最多再洗個臉,加起來頂盡十分鐘。反觀浸浴,開始前先等五分鐘,再浸一段時間後才過水,總好像很浪費時間。

論「佬味」,浸浴又不及沖凍水涼。近年很多人吹奏凍水涼的好處,佬編也是一份子。凍水涼的確對身體很有好處,例如強化免疫系統、抗憂鬱,而且說出來,好像顯得自己身體健康強壯。

論用水量,佬編雖然没有仔細計算過,但相信起碼要淋浴四十分鐘以上,才有機會breakeven一缸水的水量。

所以對很多人來說,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狀況,與某些特別的人,有某些特定的目的,才會有浸浴的必要。但在沖涼與浸浴的二選一之間,與其要選擇,倒不如問一句:why not both?

俗語有云,創意有三個B:bed、bath、bus。有時頭昏腦脹,佬編會拋開工作,開缸熱水跳入去,放空十分鐘,再回到本來的問題上,很多時煩惱就迎刃而解。

浸浴也不一定浪費時間,如果你連十分鐘也要multi-task的話,其實浸浴時可以聽歌、睇書、睇戲/劇、飲酒。佬編特別推薦傾電話,溝女又好,傾工作又好,一路浸,一路放鬆傾是種享受,試過你就明。

有時瞓醒還在冷氣的餘凍之下,刷牙時順手開缸熱水,跳入去五分鐘,成身暖返晒,面色也紅潤返不少;又有時臨瞓,坐了成日冷氣房,手腳冰冷,浸完熱水,舒舒服服特別好瞓。

很多運動員也有浸浴的習慣,用以放鬆肌肉及心情。但如果你還是覺得不夠佬味的話,well,浸凍水浴囉。

F.


薄底波鞋唔係人人都啱

薄底波鞋並不是新事物,我們的白飯魚就是薄底的波鞋。但薄底波鞋並沒有像白飯魚一樣被遺忘,反而在厚底波鞋成為王道的現在,仍然培養了一班忠實擁躉。

薄底波鞋,也可以叫做minimalist sneakers或者barefoot sneakers,特徵是鞋底有咁薄得咁薄,為的就是要模仿赤腳行走的效果。

薄底波鞋的支持者相信,極薄的鞋底可以activate到所有腳底的肌肉,增加肌肉強度和力量,跑起步來更適合人類天生的姿勢。之前如果有看新聞的話,有位著台灣跑手著拖鞋跑馬拉松,應該也是薄底波鞋的信徒。

佬編是buy薄底波鞋的那套理念的,不過,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薄底波鞋的。很多買薄底波鞋的朋友,都忽略了兩個重點,最後搞到無法享受薄底波鞋的優點,甚至受傷。

第一個就是步姿和跑姿。現代人因為一出生就穿著鞋子,極少機會赤腳走路,而穿鞋走路與赤腳走路,動用的肌肉是不一樣的。穿慣鞋子的人,走路或跑步容易是腳踭先著地,穿厚底波鞋時有鞋墊,但如果換了薄底波鞋,就很容易因為保護不足而覺得疼痛甚至受傷。

所以開始著薄底波鞋前,佬編建議大家先做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訓練。

第一次不用多,赤腳在地上行走十分鐘,留意一下自己的腳踭有沒有感覺到痛楚,如果有的話,證明是習慣腳踭落地,需要更多訓練。訓練量和時間可以慢慢加上去,直到覺得自己走路已經變成了用腳掌著地,才開始穿薄底波鞋。薄底波鞋只對腳掌著地的人有用,對腳踭著地的人反而有壞處,隨時導致受傷。

第二個薄底波鞋的重點,就是令人矮。薄底波鞋最大的弊端,是不顯高。在周街都是厚底波鞋的現在,穿對Converse都容易令人看上去比較矮。當大家的鞋都在增高,只有你不變的話,那麼矮的那個就是你。這點相當現實,但有很多朋友只顧著功能,忽略了薄底波鞋這一大美感上的弱點。

總括而言,適合日日著薄底波鞋的人,是那些不擔心身高問題,而且習慣了行走跑步用腳掌著地的人。如果你只是擔心身高,仍然可以買,但就不要日常著出街。如果你練來練去,也練不了腳掌著地的話,那就乖乖地去研究那些鞋墊充足的跑鞋吧。

J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