宵夜

To eat or not to eat,that's NOT the question。當睇波成為事實,食宵夜就是義務。

食宵夜到底會唔會肥?答案是Yes and No。相信很多佬友都知道,增肥(增肌)的終極原因,是過度攝取熱量。進食的時段,其實不影響身體攝取熱量的機制,熱量就是熱量,早食遲食都是一樣的。

問題是,深夜飢寒交迫,很多時會傾向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,就好像上到山特別想食個麵一樣,宵夜總會想淥個杯麵、出前一丁,或者兩個營多。如果日頭三餐都食足的話,食埋宵夜,唔洗計都知道卡路里一定爆數了。

不過睇波時,與其說是肚餓,倒不如說口痕,因此帶出兩個更邪惡的選擇:薯片與酒。薯片就不多講,明知高鹽高熱量,但没有薯片的人生,不算真正的人生。

酒方面,啤酒、紅酒的熱量,其實都不算少,更大問題是易入口。積少成多,飲得多,熱量唔會低,還會成肚氣。烈酒如威士忌、Volka等,理論上飲極有限(?),相對反而較不易肥。

不過如其說是熱量的考慮,揀酒反而睇心情較多,一班人爽隊啤酒,兩三人慢嘆蘇威,是兩個很不同的情景。

唔想肥,終究與日常的飲食、運動習慣有關。控制好全日的卡路里攝取量,夜晚未可以放心食宵夜囉。無論宵夜定係早餐,最好以whole food、少油少糖的食物為主。但老實講,好食的東西通常都不健康,講到尾,人生意義何在,畢竟是自己的選擇。

所以宵夜會肥,就像中學生不可談戀愛一樣,是個偽命題,反而食完宵夜第二朝會水腫,才是更嚴重的問題。至於如何去水腫,下次再講。

F.

對不起,我正在食義大利麵

每個人的G點都不同,作為一個對意粉有執著的人,佬編看到田馥甄食意粉的相片,最憤慨的是:點解唔捲起嚟食!?

自古以來,真正意粉的正確食法只有一種:用叉挑起幾條麵,然後一邊迴轉一邊抽起,將長長的幾條麵條分離捲起,連醬汁一啖擺入口。

之所以捲起,一是因為要掛醬,二是要尊重和維護意粉的完整性,亦即所謂一條意粉的原則。反觀Hebe好似食乾炒牛河一樣,成抽意粉吊吊㧦,一來不掛醬,二來入口時容易彈到週圍都係,咁論盡豬,真係抵鬧<3

也因為容易彈到週圍都係,有些人會用匙羹輔助,求其捲到咁上下,就用羹傍著送入口。但得罪講句,這是捲意粉技術不夠高超的證明,就像有些人夾小籠包用匙羹幫手一樣。

所以食開意粉的,能用叉捲起一束整齊的意粉,其中少少散開是正常,因為al dente的意粉本來應有一定彈性。亦因為麵條有彈性,所以意粉最好用有弧形的碟上,食的時候就能在碟邊稍稍借助地心吸力,將意粉捲得更好好。

當然,意粉也不一定只有一種食法。就如雲南米線來到香港會變質一樣,意粉來到香港,也有所謂的港式湯意,又或者焗雞扒意粉。對於這種意粉,你鍾意點食就點食,因為又浸又焗之後,意粉一般都像被摧殘完一樣,口感偏淋軟弱,夾硬捲起,反而容易折斷散開。

或者有人會話,食餐意粉姐,你理得我點食姐。但當意粉辱華成為事實,食得好好睇睇,就成為了義務。對不起傷害了你,但我正在食義大利麵,if you know you know。

F.



一支公飲食地圖:順景茶餐廳

寫在舊文邊上:
「只要令這個大城市原來的優點消失,就可以令這個大城市毀滅、死亡。」觀乎近年好餐廳執笠的趨勢,就知道這個城市的確在衰落。
突然想起順景,是因為早兩日見到新聞說隔壁的快樂飲店也結業了。林海峰說:不再順景,再見快樂,相信引起不少灣仔人的共鳴。
佬編第一份工作在灣仔返工,順景與快樂,是每隔一排就有舖癮要去的餐廳。順景環境老舊,座位狹窄,老實說不上舒適。但去順景整個餐蛋或者焗飯,再去快樂買個沙翁,有時開心就係咁簡單。
佬編不知道兩間舖頭有没有關係,但順景與快樂,一間茶記,一間餅店,大槪會綑綁活在灣仔街坊的回憶之中。兩者缺一,剩下的跟著離去,不知為甚麼,總覺得不意外。
F.

橫風橫雨,想起「落雨唔可以炒蛋」的教誨,突然很想吃灣仔順景的餐蛋飯。

餐蛋飯一向是最被低估的碟頭飯。没有乾炒牛河的炒功,没有沙嗲牛面的惹味,没有螢光汁雜扒飯的色水;簡簡單單的罐頭餐肉加兩隻蛋,普通到令人覺得有點尷尬。

但一碟有水準的餐蛋飯,會一直留在你心中,在這個選擇太多、美食泛濫的時代,成為讓你安心飽腹的避風塘。

餐肉的脆與蛋漿的黏、豉油的甜與餐肉的咸、白飯的淡與蛋味的濃,餐、蛋、飯、汁四者的interaction,一次又一次為食客上演一齣熟悉又有新鮮感的經典劇。

所以無論在外面如何大魚大肉、食盡中外美食,心底的深處也總有碟餐蛋飯等你回來。遊子歸家的心情,大概就是這種意思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