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底波鞋唔係人人都啱

薄底波鞋並不是新事物,我們的白飯魚就是薄底的波鞋。但薄底波鞋並沒有像白飯魚一樣被遺忘,反而在厚底波鞋成為王道的現在,仍然培養了一班忠實擁躉。

薄底波鞋,也可以叫做minimalist sneakers或者barefoot sneakers,特徵是鞋底有咁薄得咁薄,為的就是要模仿赤腳行走的效果。

薄底波鞋的支持者相信,極薄的鞋底可以activate到所有腳底的肌肉,增加肌肉強度和力量,跑起步來更適合人類天生的姿勢。之前如果有看新聞的話,有位著台灣跑手著拖鞋跑馬拉松,應該也是薄底波鞋的信徒。

佬編是buy薄底波鞋的那套理念的,不過,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薄底波鞋的。很多買薄底波鞋的朋友,都忽略了兩個重點,最後搞到無法享受薄底波鞋的優點,甚至受傷。

第一個就是步姿和跑姿。現代人因為一出生就穿著鞋子,極少機會赤腳走路,而穿鞋走路與赤腳走路,動用的肌肉是不一樣的。穿慣鞋子的人,走路或跑步容易是腳踭先著地,穿厚底波鞋時有鞋墊,但如果換了薄底波鞋,就很容易因為保護不足而覺得疼痛甚至受傷。

所以開始著薄底波鞋前,佬編建議大家先做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訓練。

第一次不用多,赤腳在地上行走十分鐘,留意一下自己的腳踭有沒有感覺到痛楚,如果有的話,證明是習慣腳踭落地,需要更多訓練。訓練量和時間可以慢慢加上去,直到覺得自己走路已經變成了用腳掌著地,才開始穿薄底波鞋。薄底波鞋只對腳掌著地的人有用,對腳踭著地的人反而有壞處,隨時導致受傷。

第二個薄底波鞋的重點,就是令人矮。薄底波鞋最大的弊端,是不顯高。在周街都是厚底波鞋的現在,穿對Converse都容易令人看上去比較矮。當大家的鞋都在增高,只有你不變的話,那麼矮的那個就是你。這點相當現實,但有很多朋友只顧著功能,忽略了薄底波鞋這一大美感上的弱點。

總括而言,適合日日著薄底波鞋的人,是那些不擔心身高問題,而且習慣了行走跑步用腳掌著地的人。如果你只是擔心身高,仍然可以買,但就不要日常著出街。如果你練來練去,也練不了腳掌著地的話,那就乖乖地去研究那些鞋墊充足的跑鞋吧。

J.


每天在家盛裝就是我的反抗

「生存本身就是對荒誕最有力的反抗。」自從開始每天在家dress up之後,佬編覺得自己人精神咗,自信都返晒嚟,幾乎重新愛上Work From Home。

在一切剛開始之時,我們曾以為在家工作代表自由解放,是人性的進步。坦白說,WFH初期,的確很享受每朝訓到剛剛好,穿著睡衣覆完幾個emails再回去睡回籠覺的生活模式。

但從年頭到年尾,在Work from Home與Office之間來回又折返,肉體與靈魂被摧殘到得返半條命之後,才發現WFH是墜落地獄的開始。髪型是但剪、換季無必要、身型由得佢。基本上對外觀早已進入半放棄狀態。

習慣絕望比絕望本身更不幸。就在有某一天,望著視像會議鏡頭中披頭散發、滿臉油光,身穿大學頹hoodie的自己,佬編同自己講:「唔得,唔可以放棄自己。」於是乎便開始慢慢在家dress up的光明大道。

所謂dress up,也要有一點技巧。始終是Work from Home,同事上司客戶對你衣著的要求及期望不會太高。突然全套full suit現身zoom meeting,就像拿著999朵玫瑰向無乜交情的女仔表白一樣,反而會唐突嚇親人。

關鍵依舊是保持一種effortless的balance。微微蠟起帶點鬆散的髪型,加件button-down shirt就是最好的開始。冷衫、樽領、衣領整齊的素T、肩位柔軟的Sportcoat及大褸也不錯。重點是望落要soft,而不是日常返工的俐落。

正由於大家不再要求full suit及office wear,襯衫的自由度反而大了。那些以前買來,因為返工唔著得而很久没有著的衣服,終於有機會出來。Work Jacket、Flight jacket、Coach Jacket、冷織Polo、拼貼裇衫等等,現在似乎都可以接受,這是WFH其間始料不及的silver linings。

還有一個心得,是下身可以照著條舒舒sweatpants。首先,開zoom meeting時冇人會望到你下半身,可以偷懶一下。而且對於佬編而言,著條正常綿褲,坐得更舒服之餘,也不太會影響dress up的儀式感,就像小學生偷睇咸書般無傷大雅。

如果你最近WFH累了,覺得很頹,又或者心力交瘁,佬編強烈建議你慢慢dress up一點點。以Blazer作晨褸、冷衫當hoodie,放心吧,很快你會好好的。


原文刊於Ming's

F.

皮褸gang gang

所謂「皮褸」,嚴格來說只是個統稱,因為原則上任何以皮革造成的褸都可以稱為皮褸,甚至連西裝褸款都有。但在很多人心目中,一講到皮褸,應該都是refer緊biker jacket,所以先由biker jacket講起。

人揀衫,衫揀人,biker jacket絕對是蝦人著的衣服。如果你自問冇凱婷咁壞咁後生,其實皮褸未必啱你,因為夾硬著件carry唔到的皮褸,要不是令人覺得「扮曳扮man」,要不就是像個懷念青春的中年危機阿叔。

很多人都相信,Schott Bros的"Perfecto" Jacket就是Biker jacket的起源:貼服的斜身拉鍊、防反領的啪鈕大褸領、拉錬衫袖與半腰帶、再加上垂直開關的「D-pocket」,初代的biker jacket,其實就是一件為鐵騎士而設的functional clothing,僅售USD$5.5。

其後再推出經典的618及613兩個model,由垂直的D-pocket改為斜袋,款式更修身,其中613因為膊頭有星,又被稱為「One Star」。

在1953年,馬龍白蘭度穿著一件疑似是perfecto 618的皮褸,在《The Wild One》中飾演biker gang大佬,從此確立了biker jacket作為gangster dress code的地位。就像未有疫情前的禁口罩令一樣,當年甚至「禁皮褸令」的出現,不準學生著皮褸返學,以免影響公眾秩序。

當然,任何symbol都有褪色及變型的一日,就像藝術品會在新時代被賦予新的意義一樣,皮褸到了現在,雖然不再是gang gang的象徵,但相對大膽及容易stand out的設計,依然考驗穿著者的氣勢,而著皮褸的氣勢,與你本身的自信有關。

所以如果你對biker jacket有點unsure的話,sorry,好有可能皮褸其實不適合你。著biker jacke需要有too cool to care的vibe,太刻意堆砌,反而容易有太用力的感覺,顯得有點滑稽。

當然也不是完全冇得搞,中佬可以利用年齡的優勢,選擇vintage的二手biker jacket,貪其皮革及金屬因歲月而變得暗啞、殘舊,減低其flashy、太尖銳的感覺,但前題是要保養得好。

至於年輕但未必夠man的,則可以在款式上著手,選一些「平易近人」一點的款式,甚至考慮biker jacket以外的皮褸。今次先在這裏留兩個小建議,下回再講皮褸的其他款式及選購時的注意事項。

F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