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鞋叢中一點紅

紅色的sneakers如同紅色的跑車ㄧ樣,總是帶著神秘。神秘在紅色sneakers並不罕見,但在香港男士的腳頭,紅sneakers卻是頗為稀有。

紅色sneakers的錯,或許是來自一個江湖上的俗語,「著紅鞋、勾二嫂」。如同綠色帽子ㄧ樣,紅sneakers在香港,隱約是一個禁忌。又或者,紅色sneakers的statement感覺太強,在偏愛低調的港人衣著中,難以有發揮的空間。佬編也是直到近來,才新添了一雙紅色All Star。

但一直覺得,在尋常鞋櫃裡出現了一雙紅sneakers,就像是一杯Manhattan裡那顆載浮載沉的鮮紅車厘子一樣,simple but significant。

如果黑白雙色是sneakers的基本顏色的話,或許紅色就應該是sneakers的第三種基本顏色。歷史上,紅色是繼黑色和白色以後,人類最早能辨認的第三種顏色,紅色也是嬰兒最先能注意到的顏色。或許正因與本能關係密切,在黑白色以外,紅色是在各大品牌sneakers最容易找到的配色之一。

不過除此以外,對紅色sneaker的喜愛,也有一大部分來自號外的鄧小宇。中學時期讀過鄧小宇寫紅sneakers,他說自己買Adidas Gazelle的話,只鍾情紅色Gazelle,因為鞋底黏貼得更好。

那是佬編第一次接觸時尚文章,不清楚到底紅色Gazelle是否真的不同。後來才知道,在Adidas初推出Gazelle之時,紅色Gazelle Rot的鞋底物料,的確與其他配色的鞋款不同,是用了半透明的gum rubber鞋底,抓地力更好,專為手球運動而設。源於經驗的審美與設計事實的奇妙契合,令人深刻體會到「lifestyle源自生活」是什麼意思。自此紅色的Gazelle,乃至紅色的sneakers,對佬編來說都像是理型一般的item。

在黑白統領的sneakers世界,紅sneakers是頑強的存在。紅色讓鞋子的款式設計更突出,讓穿sneakers那種larger than life的訊號更強烈。

紅sneakers大概永遠都不會成為主流,但似乎也不需要成為主流。牡丹雖好,也要綠葉扶持,那一雙明亮的鮮紅sneakers,也只有在黑百主導的萬鞋叢中,才會顯得魅力無窮。

***

寫在舊文邊上:

當日買的那對All Star已經很少穿,不是因為顏色的關係,因為鞋底開始變薄了。All Star有百樣好,就係鞋底比較輸蝕,仍然忠實地反映古早年代的鞋底技術。Anyway,希望會有更好的upgrade。

講起紅鞋,發覺好襯的紅鞋,並不是全紅色的鞋,而是紅白相間的鞋。全紅色的很難駕馭,你一係變Kanye West,一係就變張如城。

不過,佬編覺得其他紅色與其他色相間的option也不太work,棗紅配芥黃可能都work,但有被愛國的風險。

J.

難以抗拒的誘惑

炎炎夏日,有甚麼比踢起人字拖通街走更爽?大概没有,難怪無論在海邊、街上,還是商場內,放眼望去都是一對對人字拖。

尷尬的是,人字拖除了看起來很hea之外,外露的腳趾亦一般很醜。特別是經常跑動的佬,都總有雙歷經滄桑的腳掌:雞眼、脫皮、灰甲、爆甲,絕對是等閒事。所以世上怪人雖多,卻好像没有太多人是會喜歡男士的腳趾腳掌。佬訊甚至認為,亞當在造了無花果葉底褲後,就應該劏了那條蛇去造皮鞋。

人與禽獸的分別,除了在仁義禮智之外,還有抵擋獸性的理智。踢拖雖爽,也不可亂縱慾亂性。所以由今日起,做個理性的佬,只在以下場合踢拖:

  • 海灘
  • 視線範圍有泳池的地方
  • 渡假中
  • 更衣室
  • 落街買餸/食碗麵
  • 斷腳打石膏

當然,佬訊不會睇住你死,在盛夏之際,其實還有其他清爽選擇。


涼鞋

最直接的替代品,當然就是涼鞋。不要少看鞋帶、鞋踭等額外的細節,多了這些details,揦西的感覺立即大減。涼鞋種類繁多,要因應場合需要選擇。例如功能性的涼鞋就留待戶外,或配搭山系造型穿著;日常著用,則可考慮時髦的皮涼鞋或玩味更濃的羅馬涼鞋。

挑選皮涼鞋時,應以簡單為主。幼細花巧的皮帶及高筒看起來會似女裝鞋,所以建議選中等闊度、低筒的涼鞋。穿涼鞋著襪是高難度動作,諸君不要亂學,真想試的話,可先以同色系的襪開始,之後才嘗試其他高難度的配搭。


草編鞋

號稱法國國民草鞋的Espadrille,是旋轉法式夏日型男的好選擇。這種草鞋源自西班牙最北,貼近法國邊境的Pyrenees。帆布鞋面配上麻繩鞋底,清涼度十足,外型簡單百搭而討好。

配搭草編鞋時,最好選擇感覺較「輕」的褲,例如淡色牛仔褲、淺色輕磅卡其褲,又或者不過膝的短褲。要注意草編鞋一般貼腳輕薄,所以配搭的褲不宜太闊太長太重型。清爽輕裝的風格,能讓你在炎炎夏日瀟灑自如,做別人眼中的冰淇淋。


懶佬鞋


Loafer之所以被稱為懶佬鞋,應該與不用綁鞋帶有關吧。坦白說,在香港的濕熱天氣之下,裸足穿loafer實在不能稱為舒服,但低鞋跟帶來的懶散感覺,依然是與夏日搭配的好選擇。

多種懶佬鞋中,以Penny loafer為最簡單易襯、其次為鞋面有馬銜鍊裝飾的Horsebit loafer及有流穌的Tassel loafer。如果嫌赤腳出汗不舒服,其實也可配搭鮮色長襪,一樣適合夏日風格。

That's it,天氣熱本就不是放肆的籍口。踢拖可以接受,但整個夏天都是一對人字拖就有點太hea了。佬訊給你貼士了,剩下的就自己努力一下吧。

***

寫在舊文邊上:

不知諸君有没有這種經歷:

三十幾度高溫,上了一班塞滿人的電車,上層的座位、企位都滿了,只好站在樓梯中間。前面是一個中老年男人,視綫平望出去,正好是他穿著人字拖,生滿腳癬的雙腳。

以上是這篇文的創作源起。人字拖都唔俾著,其實都幾嚴格,睇嚟當時的心理陰影都幾大 lol

五年後,現在的佬編,正踢著拖,坐在咖啡店打這段話。

F.

著涼鞋應唔應該著襪?

涼鞋應不應該襯對襪,是一個雞先蛋先的問題。到底是有涼鞋,所以大家才穿起襪子,還是先有襪子,大家為了讓腳趾透透氣,才發明出涼鞋呢?

幸好這個歷史問題是可以解決的。最早的一雙襪子在埃及發現,而作用是為了穿在涼鞋裡面的。羅馬人的襪子,也是為了與涼鞋同穿的。換言之,先有涼鞋,才有襪子,襪子是涼鞋的配件。

但當然,佬編最關心的不是歷史問題,而是美學問題。到底涼鞋配襪是麻甩中佬標誌,還是時下潮人必備?

這個問題探討下去的話,很可能是一個打和super的結論。走襪一派似乎很make sense,因為涼鞋就是為了輕便通爽而設,那麼多穿一雙可以保暖的襪子,就好像法國大餐ㄧ樣,多舊魚。但用襪子包好腳趾,甚至是遮去灰甲香港腳牛皮癬,不僅是基本的禮儀,更加有非常現實的衛生考慮。

佬編穿涼鞋的話,有襪走襪兩種都試過,對於街外人的兩種穿法,也都可以接受。唯一考慮的標準,是襯得好不好。

著襪的話,時下的流行穿法,似乎是白襪配涼鞋或adi、nike拖鞋。年輕人這樣襯當然很ok,但中佬一條簡單khaiki pants,鮮色中筒襪子配對Teva或者皮製涼鞋,同樣也可以很有慵懶瀟灑的仲夏感覺。重點是襪子應該是中筒,還有上身其他穿搭不要太街坊,不然就真的會變成壞掉的麻甩look。

至於不穿襪的話,其實就與年齡無關。只要腳趾腳掌長得健康正常,腳甲修剪整齊的話,誰都可以穿涼鞋不穿襪。一定要講究的話,涼鞋鞋款也有關係。行山涼鞋,或是那種pattern比較複雜的涼鞋,就最好不要穿襪,minimal設計的涼鞋,或是皮製涼鞋,就可以配雙襪子。而Crocs,we are sorry,無論穿不穿襪,或許都不應該穿Crocs。

說到最後,其實好像也沒有什麼結論。可能最後也是要回歸到最萬能的答案,不是your face your fate,而是your feet your fate。

***

寫在舊文邊上

涼鞋應不應該配襪的問題,到現在還是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。佬編的觀察,街上涼鞋襯襪的人的確多了,而且偏向年輕人較多,但不襯襪的仍然大有人在。

撇開型不型的問題,涼鞋配不配襪,其實是很個人的選擇。很明白那些抗拒配襪的人的想法,難得著涼鞋透透氣,還要加對襪實在很on9。但配襪派的想法也很值得參考,著襪的確可以遮去噁心的男人腳板,而且也的確衛生一點。

因此,佬編最近用了另一條原則,去判斷著涼鞋應不應該著襪。那就是腳汗。腳汗多的人,應該選擇穿襪子,因為腳汗與膠鞋底一起在陽光下發酵,是很可怕的味道。更何況,腳汗令到鞋子變得濕滑,走起路來也不舒服。講到底,其實也是另一個your feet your fate的問題。

J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