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今次,佬訊要blame the customer,談談作為被剪一方的責任。
很多人剪頭髪,都喜歡直接拿名人的照片給髪型師,然後叫他「照著剪」。有示範圖片,的確比抽象的「頭頂留厚、兩邊剷青」更可靠。但問題是,那些相片中的明星與球星,大部分都是鬼佬。
要知道,不同人種的髪質有決定性的不同,鬼佬的髪質天生就比較柔軟、有彈性,會自然垂下來;而香港人的髪質,unfortunately是偏硬、太短會豎起、向外撐的。所以,當你拿著碧咸的油頭all back照片走進髪型屋,即使出來變了金正恩,佬編也不會覺得意外。原材料不同,照辦煮碗本就不會有好結果,舉目皆是的起角油頭就是最佳例子。
有些佬也想到這一點,所以將仿效的目標轉移到日本明星上。實不相瞞,佬編也曾試過日系剪髪,在髮型屋出來的一刻有如重獲新生,非常滿意。然而第二天起床上班時,那個夢幻的完美髪型已不復存在。為什麼即使香港人剪了日系髪型,也不能造到相同效果呢?
老套講句,關鍵在於一個「心」字。日系髪型背後很多時有個假設,是expect顧客自己會花工夫打理。單論他們每朝洗頭、吹頭、gel頭所花的時間,已非香港節奏的十五分鐘極速出門可比。部分日本人為了重現歐美人的髮質,甚至會每個月定時電髪,務求令頭髮有種輕微的孿度,更貼服不竪起向外撐。香港?Well,唔洗返工咩,搞咁多嘢又遲到喇,好好睇睇就得啦。
當然,在方便與貪靚的兩難中,没有誰比誰更高尚,追求效率也是一個好的選擇。而真正好的髪型師,應該一早將上述的說話解釋了一次,讓諸君能夠make informed choice了。至於如何識別好的髪型師,將是在座各位今生要修的行。
Fool me once, shame on you. Fool me twice, shame on me. 如果你的髮型師是個只懂執行、没有意見的Yes man,剪了幾次依然未能令你滿意,可能就是轉場的時候了。
***
寫在舊文邊上:
咁到底,點先可以搵到個,可以放心將個頭交俾佢的髪型師?畢竟一年頂盡剪得個廿次頭,而香港保守估計有成千上萬髪型師,就算每次轉一個,分分鐘都要轉十幾年先試得晒。
上星期也有篇講剪頭髪的文,某個讀者在FB的留言,或者就是答案。說得很簡單,就是be faithful。
無錯,在可以接受的情況之下,慢慢與髪型師培養感情才是正途。這篇文的內容,其實也是佬編F那位剪了好多好多年的髪型師,偷偷告訴我的。上次發神經,話想留個長髮,也是經他細心分析勸退的。
搵朋友介紹也是一個好方法。不是因為相信朋友,而是因為多了一層連結,可以jump start與髪型師的關係。當然也不是包生仔的,但起碼可以早一點見真章。
路遙知馬力,加快一點摸清底細,避免一段時間後才發覺所託非人,才可以及早離場。
F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