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讓銀包變成垃圾桶

很多人的銀包,好聽叫做百寶袋,唔好聽就叫垃圾桶。

五張以上唔同用途的信用卡、各種購物及食飯的單據、自己及別人的卡片、XXYY會員卡、舊戲飛、儲印花卡、Condom、好耐之前影的學生相、十年前XX同好會的會員卡等等,總之乜都可以係銀包搵到,除咗錢之外。

當然也不是没有錢,但本應是主角的銀紙,在這個脹爆的堆填區銀包裏,早就淪為不起眼的配角。原因也不難理解:畢竟返工出街不帶袋是常態,所以這些捨不得立即棄掉,但又無處可去的雞肋,就只好攝進本已經max capacity的銀包裏。

放入銀包也不是大錯,問題是,除了換銀包之外,根本没有人會得閒執銀包。於是乎,銀包就變成有入冇出的黑洞,無論是左右對摺的基本款,還是容量本應比較大的長銀包,最後都無一倖免,殊途同歸。

成呎厚的銀包,除了令人覺得你没有條理,好亂好多嘢之外,也不方便攜帶。銀包放褲袋時,像腫瘤般脹起,會破壞整體俐落、和諧、自然的線條。放褲後袋的話,坐得不舒適之餘,更會影響脊椎健康。

要解決垃圾桶銀包的問題,佬編建議採取「body changes your mind」的造法,簡單來說,就是透過換銀包,來改變唔執銀包與亂儲東西的壞習慣。

比較溫和的做法,是換一個slim wallet。傳統一點,會叫做"golfer's wallet"、"front pocket wallet", 又或者直接叫card holder。

Card holder一般與銀包外觀無異,只是Size與容量縮細了,所以好處是依然好像有個「正正經經」的銀包,if that's your concern。

揀卡holder,不妨揀返啲designer brand,因為細細地、又唔貴,又叫做有啲品牌效應。Comme Des Carcons、Maison Margiela、Thom Brown,以至老牌子如BV、Burbery、Saint Laurent都有很多選擇。喜歡新潮一點的設計的話,Bellroy也相當不錯。

揀卡holder時,要思考兩個問題。第一,到底有幾多張卡係一定要每日帶?

不如佬編幫你數下。身份證、車牌、提款卡是必須,可能你是信用卡優惠達人,但請嘗試限制在兩張以內,再加一兩張會員卡等等,總共是六張卡,對card holders來說其實也有點多了,最好就再諗一諗,cut到四張。

第二,需唔需要放錢?

Yes,可能你會問:「梗係要,唔通唔帶錢出街呀?」但邊個話銀紙一定要擺銀包?分開擺除了令銀包更slim之外,其實也能分散風險。不過始終prefer一齊擺的話,就要注意card holder外面有没有間隔,方便攝銀紙。

分開擺的話,則有很多玩法,就咁一張張放褲袋又得,像黑幫般卷起一筒筒銀紙又得,還可以用銀紙夾,這點有機會再講。

老實說,在digital currency越來越流行的現在,很多時一天下來,行街睇戲食飯,都不需要拿銀包出來,全部電話搞得掂。所以,現在很多新品牌新設計,也在衝擊大家對銀包的想像。

例如Secrid、Machine era等品牌,就出了些叫做slim wallet、minimalist wallet的「銀包」。簡單而言,就是一個裝4-6張卡的小裝置,再加少量銀紙位。講個秘密你聽,佬編F與J都是slim wallet fans,數數手指,也用兩三年了。

F.


第一次見家長點著?

理想中的戀愛,是兩個人的事,但現實是,戀愛不只是兩個人的事。也因此,有意經營與伴侶關係的人,都不應該忽視見家長這一環。家長不常見,他們沒有時間慢慢了解你,即是說,見家長是個fisrt impression的遊戲。而營造良好第一印象的關鍵,就是穿搭。

有位朋友做保險,第一次見家長穿得像見客,超緊身恤衫西褲,被人嫌棄沒氣質,彈鐘;另一位朋友熱愛indie音樂,穿得入型入格,卻被人嫌棄污糟邋遢,又彈鐘。

見家長穿搭的第一要點,是要play it safe。太過fashion forward等於吊兒郎當;太過保守等於沒有魅力,在香港見家長最穩陣的穿搭,佬編覺得就是最主流的causal Friday造型。大路的淺色恤衫、一條不太緊身的khakis,加上一雙casual皮鞋或是formal波鞋,就是最萬無ㄧ失的選擇。

但更advance一點的,就是懂得把玩距離感。如果對方家長是中產,casual Friday穿搭可能有點公廁,相反走無印系的知性風格,例如麻質恤衫、或者略帶一點軍裝或workwear風格,例如一件Chore Coat,會令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。而如果對方家長是藍領出身,casual Friday造型,甚至更上一層樓,加件jacket的smart casual打扮,可以加強decent的感覺。距離製造美感的法則,無論用在伴侶還是家長身上,都一樣有效。

某程度上,講究見家長的穿搭,可以說是一個壓抑自我的過程,為了想要討好的人,要去討好自己不太想討好的人。但佬編覺得這還是頗重要的事情,而不少人也都義無反顧、前仆後繼。因為在戀愛裡面,適當時候失去一下自我,是件幾sweet的事。

***

寫在舊文邊上:

見家長的遊戲佬編自問玩得不多次,很多時一段戀情只見過一兩次,甚至在見家長前就已經分手。不過自問氣質也算是可以呃得吓人,暫時還沒有遭遇過滑鐵盧。

講起見家長的穿搭,最近想起還有一種距離感的高階玩法,就是學矽谷科技精英一樣,玩dress down。恤衫卡其還略嫌老套,應該要t shirt hoodie配老牛,加對灰色NB dad shoes。這種穿搭可以應付的,不是上面寫過的中產或藍領家長,而是有錢家長。

首先,只有他們會知道現在的有錢人唔興著西裝而是t shirt,如果閣下夠薑賭一鋪,隨時有機會可以大到人。另外,t shirt老牛夠安全,穿西裝如果不夠道行,很容易被買開靚嘢的家長發現。這種大反差的玩法,就像是Titanic裡的Jack一樣,有時候會有超越獲得雞腿的意外收穫。

F.

没有人會留意男人的腳毛

隨著疫情放緩,各種social events都開始回復正常,每週一次的跑步團也慢慢由小貓一兩隻,回復到以往的三五成群。無見一排,很多人都變了,例如Ron,以往那雙毛茸茸的肉腿,如今卻滑溜到在佬編眼前反光。

「你竟然留意到!」Ron 眼波流轉,竟然好像真的很感動。「咁耐以嚟,都係得我啊嫲留意到,連我老婆都留意唔到啊。」可能近來《大叔的愛》太深入民心,老婆Shirley在隔離眼露兇光。

如果觀察入微是種罪,那佬編也就認了,但在這些moment,實在不宜解釋,只能用爛gag化解。「冇啊哈哈,你隻腳滑到反光,我一時以為你女人腳,望多咗兩眼哈哈。」然後再迅速轉移話題,將對話帶向學術討論的方向:「係呢,其實點解你會剃嘅?點剃㗎?感覺點啊?」然後,就這樣得到很多奇怪的知識。

 Ron剃毛的原因,原來很簡單,就是WFH開zoom meetingssss太無聊。男人身痕就會搵嘢搞,修理完全家電器、換埋沖涼花灑之後,Ron眼尾的餘光,意外落在老婆的Veet脫毛膏。

但除了無聊之外,男人脫腳毛,還有其他「正當」的原因,很多運動員如游泳、單車及三項鐵人選手,在比賽時也會脫毛,減低空阻/水阻固然重要,對單車手而言,剃腳毛也方便運動後按摩,以及受傷時的傷口處理。

 如果你睇到這裡,也開始多事想脫毛,佬編要先勸你三思。第一,剃毛很花時間的,根據Ron的經驗,他每個zoom meeting剃不了一隻腳,經歷了起碼三個zoom meetings才將兩隻腳剃得乾乾淨。假設每個會歷時一個鍾,剃一次腳毛就花了你人生中的三個小時了。

不熟練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,還有一個原因,是剃毛會上癮。由小腿一直剃上去,到大脾,再到大脾內側,然後總會到神龍棲息的地方。先旨聲明,佬編不知道Ron有否同樣的經驗,這只是佬編自己經過邏輯思考得出的結論。

 而且腳毛生在人體上,本來就有它相應的作用,冬天保暖事小,夏天擋蚊才是正經事,如果你像佬編一樣惹蚊,但腳毛夠濃密的話,就知道原來厚厚的一層腳毛,就像築起一層鐵絲網一樣,真的可以擋蚊叮蟲咬。

至於諸君最擔心的外觀問題,well,百貨應百客,自己鍾意啦,其實真係冇乜人會留意你啲腳毛,除了像佬編這種人。

F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