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臉男星是稀有生物

圓臉在娛樂圈,似乎是一種過錯。不要誤會,圓臉並不是指鄭則仕、阿Bob那種因肥胖導致的圓,而是天生兩頰有肉、下巴線條不明顯的那種圓。這種圓臉在街外很普遍,但卻是不少男星的天敵。

劉德華和周潤發出道初期,都帶著一張baby fat的圓臉,但近十年,兩位的雙頰已是無肉微凹的那種精瘦臉型,那該是長期運動和嚴厲節食的結果。天王尚且如此,更不要說演藝圈中無數肉毒桿菌、削骨還父的瘦臉傳說。Let’s face it,圓臉的罪不只是令鏡頭更難遷就,還暗示了那是缺乏紀律,導致身形走樣的後果。

但佬編對圓臉男星卻情有獨鍾,因為他們罕有珍貴。萬梓良、宋康昊,早期的周潤發,這些圓臉男星,總有能力可以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。到底是因爲圓臉的先天不足,令他們要以後天實力補足,還是因為他們注重演技實力,所以忽略保持尖臉,是另一個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。但毋庸置疑的,是幾位圓臉男星都散發著與別不同的氣質。

萬梓良的招牌肉緊演技,是需要兩頰甩動的肌肉,才有雷霆萬鈞的效果;宋康昊的圓臉,是他飾演深沉角色或者喜感角色時,都不可或缺的底氣。而周潤發的大方氣質,也只有那張圓潤的臉才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或者這樣說,圓臉可能是最能夠體現亞洲男星Alpha Male氣質的配備之一。每個人的生活中,總有機會遇上這樣的圓臉Alpha Male。他可以是家裡的大哥、死黨裡的大佬、或者公司裡的能幹的上司。在佬編的印象中,圓臉有時候如同寬廣的背脊,是可靠穩重的象徵,是構成佬味的重要元素。

圓臉男星的珍罕,除了是市場需求的結果以外,還因為圓臉是極難carry的臉型。你需要的配搭,是豐富閱歷、藝術造詣、充分自信和強大內心。

沒有內涵支撐,圓臉在演藝圈裡,的確是一種過錯,也因此有這麼多男星,不惜整容瘦臉。上天關了ㄧ道門,就會打開另一扇窗,但對於無才華而又圓臉的普通男星來說,所有門窗都是關掉的。要走出去的話,就只有找人用工具把它們撬開。

***

寫在舊文邊上:

圓臉男星在現在,應該不只是稀有,而是絕種的生物了。就連圓臉代表萬子良,也搣甩了臉上的baby fat。總覺得Baby fat在香港娛樂圈裡,是事業未起飛的標記,諸君看Mirror的姜濤和Lan就知道。臉上的baby fat一消失,就是事業進入新階段開始起飛的時候。

不過老老實實,佬編看明星也不會很喜歡圓臉的,因為圓臉實在真的難carry。要能夠carry到圓臉,一來需要明顯的輪廓,例如有點mix的黃秋生。另一種carry圓臉的方法,就是轉跑道走喜劇路線。臉一圓,喜感就出來了,就像杜汶澤和谷德昭。尤其谷德昭,睇Viutv時覺得,他現在的臉瘦了很多,但連帶人似乎變得無咁引人發笑。或者圓臉是只屬於那個沒有高清電視的年代的。

易學難精的裇衫領

任何人的essential wardrobe中,都會有裇衫的存在。 有的是dress up的white spread collar shirt;有的是dress down的blue button-down oxford shirt;還有的是充滿特色的designer款式。但無論是甚麼裇衫,最重要的,還是fitting。

有budget的,當然可直接custom made;但如果你不是天生骨格精奇,只要多花心思,也應該可以在市面上找到適合的剪裁。而在各個measurements之中,最緊要的是衫領的形狀與大小。

還記得小時候每次影證件相,家母都堅持為佬編穿上裇衫,說:「有條領影相靚啲。」現在回想起來,媽媽又get it right了。古語有云「Your face,your fate」,一條完美的裇衫領,正好可以修飾面型的不足。即使你的樣子是幅抽象畫,也至少用合適的畫框將他proudly display to the public。

 As a general rule,面型越細,衫領就要越細;頸部越長,衫領就要越高。箇中的道理其實不難明白,試想像一個細面的人穿上一件衫領特大的裇衫,就會像一隻隱匿在衫領中逃避陽光的吸血鬼,又或者是頭身比例特別小的足球小將與Gundam;而一個長頸的人穿上衫領偏矮的裇衫,則會像個來香港旅遊的泰國長頸族。

除此之外,衫領的形狀亦能offset不同面型的缺點。例如面型偏圓的,應多選擇向直發展的point collar。在上次的文章中,初出道的周潤發就特別喜歡穿point collar,視覺上將面型拉長一點。而面型較長的,則可選擇向橫擴散的spread collar。長面的靚仔代表碧咸,就常愛穿Spread collar,offset一下面型的長度。

細節為王,裇衫更加如是,今次先談衫領,但值得講的遠遠不止如此。或者諸君會懷疑,一條衫領會造成這麼大的分別嗎?Well,當你終於在芸芸裇衫中,找到那條屬於你的完美衫領時,那個瞬間,會令你從新認識自己。

***

寫在舊文邊上:

這篇文有兩條rule,經過多年親身實戰之後,或者可以再update下。

無論是訂造/選購裇衫,請緊記這個原則:「面型越細,衫領就要越細;頸部越長,衫領就要越高。」實不相瞞,佬編有時自己都會忘記,柒過幾次之後,才知道這條原則,其實已經是紅線,不可逾越。

守好這個原則,「用衫領形狀去offset面型缺點」反而可以彈性一點。不同種類的Collar,其實除了是用來襯面型之外,也有配襯不同場合,不同formality的功用。所以碧咸與發哥的例子,參考下可以了,實際上可以靈活一點。


Ready to wear、Made to Measure與Bespoke

Ready to wear、Made to Measure和Bespoke三個字,相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bespoke,但事實上最多人著的,是ready to wear與made to measure。至於從來無聽過這三個字的朋友,不用擔心,有佬訊係度。全香港最落地的西裝知識,係晒呢度。

簡單來說,ready to wear、made to measeure和bespoke,就是搭巴士,call uber,同自己揸棍波車的分別。

Ready to wear:

亦有人稱為Off the Rack,即是從衣架拿下來就可以著的意思。亦即是我們去M&S或G2000時會接觸到的即買即著西裝。這些西裝的製作過程與一件T shirt一樣,由廠商根據一個general的呎吋去大批製作,客人只需要按通用的呎吋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西裝。

Ready to wear是三者之中最標準化的選擇,明碼實價,每個人面對的選擇基本一樣,但就有方便快捷和代價低廉的優點。由於是大量製造的關係,ready to wear西裝通常不能夠完全fit身,除非你的呎吋就是他們參照的標準。

Made to Measure:

Made to measure的西裝,是西裝的半製成品。商家同樣會根據一個general的呎吋去生產西裝,但就會留下更多可以改動的地方。MTM就像約ptgf一樣,主菜大致,但就有不少項目可以按喜好微調。

不過made to measure可以改動的空間,其實也不太少。褲腳這些不用說,made to measure的西裝,通常在肩部、腰身、手袖等位置留下方便改動的空間,讓客人試完大致的size後,再按個人喜好和需要小修小改。MTM西裝比起ready to wear可以更加fit身,但就要花費額外的改衣時間,不能夠即買即著。

Bespoke:

Bespoke是最多人認識的,即是所謂的度身訂造。Bespoke指的是從零開始度身訂造,由專業的裁縫仔細量度每一個身體部位的呎吋,造了一個模版以後,再讓客人試身最進一步的微調。量度試身這個動作可以重複好幾次,直至師傅找到最適合你的呎吋為止。

有不少朋友容易混淆made to measure和bepoke,尤其是去荷李活買西裝時,很多店家會將made to measure說成bespoke。簡單的檢驗方法:如果你第一次試身時,身上已經披著一件已成型的西裝,那就不是bespoke。不過坊間也有所謂semi beposke和full bespoke的分別,我們今天先不處理。

Bespoke的優點,有不少人會形容就好像第二層皮膚一樣,就像跟了你多年的愛車。但bespoke西裝是最昂貴的option,而且需要耐心等待,來來回回試身改動,才能夠得到成品。

Bespoke一定最好嗎?

從剪裁上看,bespoke當然是最好的,但我們其實並不需要每一套西裝,都是bespoke西裝,在彈性布料流行的當下,其實有時候ready to wear、MTM和bespoke的外觀分別可以很少,但價格分別可以很大。

佬編建議的做法,是三種西裝都不妨一試,彈性選擇,以應付不同的場合和需要。如何選擇的學問,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