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氣法則

古龍水與香水對佬編來說,是神秘迷人之物。香氣無形,但卻可以勾勒出立體意境。寶馬雕車香滿路、笑語盈盈暗香去,宋代詩人辛棄疾在元宵晚會,燈火闌珊處找到那位女神,靠的恐怕就是香氣。

香氣從古至今,都是art of seduction的最高體現。因為氣味若即若離,忽遠又近,與曖昧挑逗的法則完全相同。記得有次在地鐵上與一位新相識的朋友談得興起,對方無意識地低頭撥弄了一下頭髮,那散發出來的香氣,足令最堅定的意志崩塌、最清晰的思路大亂方寸。哪怕我們下一秒就是不相往來的陌路人,那一刻,我們就像認識了一輩子。

但香氣不僅可以抓住那一剎的永恆,還能喚醒記憶深處的那片secret garden。佬編每次聞到Polo by Ralph Lauren,都會想起燙得平整的恤衫西褲。因為這款古龍水,剛好是佬編長輩在隆重場合的必備之物。調出第一瓶古龍水的義大利調香師Johann Maria Farina,也在信中跟親人透露,那瓶成為男士香水代名詞的Eau de Cologne,藍圖就是家鄉春天早晨的雨後氣息。香氣無形,卻能夠在腦海中繪出纖毫畢現的細節。

也許香氣的內涵太過私密,因此身上張揚霸道的香水或古龍水,是一種急於炫耀自己的膚淺;濃度足以充斥整部電梯的香氣,是一種農村大媽全身米蘭名牌的粗俗。輕輕抹在耳後頸側,或者腕上衣內,讓接近你體溫氣息的人,才得以享受的專屬待遇,是最優雅的香水之道。

沒錯,每款香水和古龍水,都可以有條不紊地去分析top note、middle note、base note這些層次,但這並非它們的迷人之處。灑在身上,混合著人體獨有的氣息、日常起居的習慣後,傳遞著的私密訊息、隱晦暗號,才是令人期待的香氣冒險。也正因為這些訊息與暗號,並非嚴謹的邏輯和周密的語言可以表達,才令香水和古龍水無比吸引。無可名狀,就是浪漫的形狀。

寫在舊文邊上:

講起香水作為一種art of seduction,費洛蒙香水也不能不提。費洛蒙香水據稱能夠透過香水中的人造信息素,令人產生吸引異性的味道。如果男人味可以變成一種product,大概就是費洛蒙香水。

費洛蒙香水有沒有用,據專家說是有的。佬編沒有試過費洛蒙香水,但作為嗅覺系的我,會很有興趣聞聞其他人身上的費洛蒙香水。至於費洛蒙香水能否在溝仔溝女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,佬編還是頗質疑的。因為人類之間的吸引力除了氣味以外,身高、性格等等條件,佔的比重比較高。

費洛蒙香水的作用,應該算是一種bonus,除非大家都是昆蟲。因為昆蟲之間的訊息溝通,很多時都是靠費洛蒙來傳遞的。

J.

光復French Press

French Press就好似月供ETF又或者飲熱水,明明好有效,卻被低估得好緊要。

每次同新識的朋友講起沖咖啡,唔知點解,大部份都會assume你用espresso machine,要不就是手沖,再然後是aeropress、虹吸式、moka pot。最後你忍唔住,答了一句:「哦我平時用french press沖㗎。」然後,話題終結,周圍靜晒。

講到底,只好怪French Press的設計太簡單,唔夠sexy。French Press的外型,基本上就是一個長型的水壺,再加一個金屬濾網。唔特別講聲的話,基本上一定會被阿婆阿嫲當茶壺用。

而且French Press用落也唔夠fancy。既唔需要鏗鏗敲兩下壓粉,冇espresso machine的隆隆聲;又唔洗隆重其事摺filter,然後拿長嘴壺畫符;更加不像虹吸式、moka pot,好像用bunsen burner做實驗一樣。French Press的基本流程,就是磨粉,沖熱水,然後等。


但如果你真的想自己沖一杯好好地嘅咖啡,French Press其實是最理性的選擇。

首先,其他沖咖啡方法,對技術有一定要求。又或者掉轉講,沖泡技術唔好,對咖啡的質素好大影響。例如espresso壓粉壓得唔好、手沖注水控制差,好容易就會破壞整杯咖啡的味道。Moka Pot更加唔好提,難用到痴線,都唔知邊part出事。

第二,技術是要花時間練的。除非你職業是沖咖啡,否則永遠都不會有足夠的練習機會,去沖一杯比較「職業」的咖啡。例如你要練壓粉,但自己沖自己飲,一日頂盡俾你沖夠四杯,練到幾時先稱得上熟手?

而French Press就没有上述的所有問題。點解?因為French Press跟本無技術可言,只有三個steps:磨粉,沖熱水,然後等。磨粉用機、熱水用煲、等用光陰,基本上已經將人為失誤的機會降至最低。所以French Press是最親民、最没有skill gap與knowledge gap的沖法。一壺在手,人人平等。


但不代表French Press不需要講究。正正是因為門檻低,所以才更易掌握到自己獨有的沖法。沖French Press只有四個varibles:磨粉的粗幼度、粉與水的比例、等的時間,以及stir or shake or others。

孫子兵法都有講:「味不過五、五味之變,不可勝嘗也。」四個variables,足有無窮可能。正因為French Press唔需要太多人手的技術,所以你反而可以將注意力放在這四個variables上,自由地探索屬於你的口味。

例如多粉就較濃、少粉較淡;磨幼啲味道更易出,但容易over-extract,而且口感可能會帶沙;時間長又濃返啲;完全唔stir唔shake,口感粗獷啲;唔撇油,口感豐盈啲。

記得大槪mark低每次的setting,然後細心品嚐下當中的分別。口味很個人的,但透過記錄與reflection,每次沖咖啡都會變成一個become better的過程,每一杯咖啡都會離你的完美咖啡更近。Keep it simple stupid,看似最簡單的東西,有時蘊含最多智慧。

***

未試過的朋友,可以參考這兩種最常見的沖法,然後慢慢調節:


最傳統的沖法

Grind size:coarse
ratio:1:12 (e.g. 30g咖啡:350g水) 
水溫:92-95度

1. 磨粉

2. 落熱水

3. 等 4-5分鐘

4. press 

5. 斟咖啡


James Hoffmann的沖法

Grind size:medium coarse
ratio:1:17  
水溫:無講,當~95度

1. 磨粉

2. 落熱水

3. 等4分鐘

4. 撹散頂層浮面的粉,令粉失去張力而下沉,同時撇走層油脂

5. 再等5分鐘以上

6. press至掂到水邊就停

7. 斟咖啡


F.

背心如何carry?

背心是令人又愛又恨的item。只要有對的package,背心可以著得好正;強行carry的話,通常會變成引人發笑的慘劇。

對佬編來說,背心也是一樣棘手的物事。從功能上看,背心如果當成底衫著的話,無法發揮到吸走腋下臭汗的作用,穿在白恤衫底下,也會露出難堪的U型形狀。

而如果將背心當成面衫著的話,暴露得來也無咩睇頭。唯一的好處,就是真的很涼爽。每次涼風吹過,腋下的毛毛都會如打尿震般歡樂地抖動。

背心縱然如此難搞,仍然無阻社會各階層人士去愛它。從達聞西到陳冠希,從李彩華到李彩華,背心的身影從不缺席。但背心要著得好,單單有敢露的膽量,是不足夠的。

以下有幾點著背心的心得分享,讓諸君參考參考。

Carry背心的重點

Carry背心的基本重點,是你的手臂。準確地說,是你手臂上的三角肌。背心的設計,本來就是為了讓手臂肩膀可以盡情活動而設的,也因此肩膀和三角肌好不好看,決定了背心look的成敗。如果你的手瓜操到好像年輕的馬龍白蘭度的話,不穿slim fit背心是一種浪費。

但如果你手臂沒有幾兩肉,也是可以著背心的。不要選擇突出臂型的貼身背心,選擇鬆身的loose fit背心,或者肩帶比較寬的背心,就可以將焦點從欠操的手臂上移開。

溫馨提示,如果你有寒背、圓肩、A字膊等問題,除非你有特定的fashion statement要make,如果唔係著背心通常都會是hard fail。

背心的材質與款式

具彈性的背心,適合用來做底衫,或者營造爆肌感覺。不具彈性如利工民的那種背心,就適合在炎熱天時在家中穿著,或者用來營造出那種特定的叔伯父佬味霸氣。

如果兩個極端都不到岸的,老老實實去買件普通t shirt棉料的背心就可以。但要注意背心物料會否太過柔軟貼身,如果太柔軟的不太適合做面衫,黏身之餘還會有飛釘顯腩的問題。

款式方面也是頗重要的。保守的推介,會是比較高領,腋下沒有那麼大洞的背心,基本上就類似一件籃球球衣的背心,是最容易襯的。

最難carry的,是以下這種:

這種muscle vest,佬編覺得比較適合在一個室內的環境,例如gym房、睡房等地方穿著。但當然,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操肌效果需要與世界分享的話,也是絕對可以選擇的。但要知道香港人是一群口賤的人,穿著時請配備強大自信,和飲少d水。

總結

穿背心可以是一種隨性,如果你只在室內著。穿背心也可以是一種藝術,如果你會在室外著。可能這就是背心歷久不衰,和歷久不衰地令人不安的原因:我們對於應該在哪種場合穿哪種背心,尺度其實仍然拿捏得不準確。

J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