侵與登的整容對決

儀表對政治人物來說很重要,對年長的政治人物來說,更是如此。

佬編要實實在在告訴大家,你的樣貌如何,你的選情也必如何。今屆美國總統大選,侵與登都是年過70的老友記,兩位沒有承認過整容,但卻有不少人看出他們可能有整過容的地方。我們就來比比,到底在樣方面,誰比較優勝。

髮型

侵與登兩位,留得都是白長髮,這種combination並不是偶然,因為對於脫髮的佬來說,淺色的白頭髮不會highlight出禿的位置,而且頭髮留長一點,可以左撥右搭,也可以營造出豐盈感。

這但只是基本,侵與登的髮型比拼重點,在於他們用了什麼方法,把頭髮留在頭上。

根據不少整容醫生的觀察,侵用的方法叫做scalp reduction,透過將禿掉的頂上頭皮割走,再把其他還在長頭髮的頭皮拉到頂上遮住,如果還有禿的地方剩下,就透過植髮解決掉。

Scalp reduction的缺點,在於頭皮縫合後,頭髮生長方向就會受影響,令到髮型梳起來變得奇怪。侵侵難以捉摸的髮型,相信就是scalp reduction的後遺症。

拜登的髮型相對上就穩打穩紮,是基本的長髮all back。但如果有留意他80年代照片的話,會知道當年的拜登早有嚴重脫髮問題,除了頂上極為稀疏以外,額角也是清晰的M字,是梳不到all back的。

但時至今日,拜登的前額髮線,看上去卻是一條整齊的直線。這應該是頭髮移植的結果。不過,拜登的植髮,貌似只是重點照顧了前額,因為如果從後觀察的話,還是能夠看到他頭頂的一片荒蕪。

從髮型改造上,侵的效果毀多於譽,但他落的effort明顯更多更持續,手術也做得更徹底。拜登的改造自然許多,不過讓人感覺上是出於工作需要,只需要修飾最常見人的門面,沒有侵去得那麼盡。

膚色、牙齒

髮型主宰男人第一印象,侵與登同樣放了心機處理,但除此以外,他們兩個也根據自己風格,對自己外型做了調整。

首先是侵侵那馳名中外,fake過fake news的橙色tanning spray。人工改變臉色很常見,對於臉色容易蒼白的老友記來說,也很重要。但沒有人會像侵一樣,選這麼橙的顏色。

不少人都判斷,這種tan並非預期效果,可能是因為上色的tanning spray比較劣,所以曬了太陽後會變色。但以侵這種too loud人格來看,意圖透過騎呢膚色刷刷存在感,也一點不出奇。

至於拜登,因為出名有親切笑容,就選擇了在牙齒下功夫。以一位70歲伯伯來說,拜登的牙齒實在是非比尋常地整齊和健康,完全是可以拍牙膏廣告的level。有牙醫估計,他應該是做了牙橋或者dental veneers (牙貼面)。

兩種方法,大致都是在原本不漂亮的牙齒上貼上或裝上假牙,修飾微笑時露出來的牙齒。搞好棚牙無可厚非,但當拜登那棚味精味極重的假牙,配上他喜歡小朋友的11傳說,就令人覺得他好像永遠對著你笑,笑得你心裡發寒。

總結

兩位老人家都花了不少時間修理自己儀容。出於敬老和欣賞兩位活到老整到老既毅力,佬編會說,沒有誰比誰更高尚,不如打和super。

整容是因為沒有信心,憑原有條件去impress他人,或者自己。整容反映的,除了是自己如何看自己以外,還有那些無法面對他者的不安和焦慮。

而這種不安和焦慮,就連有能力競逐世界最高權力寶座的人,也不能倖免。

F.

頭髪問題一律建議剷短

好多朋友問我,喂佬訊,有冇咩髪型推介?背後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頭髮健康問題、可能是儀容問題,也可能是心情問題。面對各種各樣的頭髪問題,佬訊一律建議剷短。

對於頭髮健康問題,例如脫髪、頭油或頭皮過多、毛囊炎等,剷短是終極答案。剷短之後,打理簡單,洗頭徹底,搽minoxidil或其他生髪水也容易。很多有剷短經驗的人都會覺得,新長出來的頭髮「靚咗」。雖然未有科學實驗說明剷短頭髮的功效,但或許有某種安慰劑作用也未可知。而且剷短了之後,好好面對及處理頭皮、頭油或脫髮問題,從新長出來的頭髪自然也會更健康。

講過無數次,面對脫髪問題,最忌心存依戀。不要以為勉強留長頭髪,就可以左遮右掩,隱藏像香港法治底線般早已逝去的髪線。頭髪越長,反而會顯得越疏,更加暴露光禿的位置。有些脫髮人士經常整理髪型,左撥右撥遮禿,累積下來的心理壓力頗大。要知道壓力也是脫髮及其他頭髪問題的誘因之一,一了百了剷光之後,反而豁然開朗,或者也有助改善頭髮問題。

或者你會再問,喂佬訊,我冇頭髪健康問題呀,咁仲有咩推介?Sorry,一樣建議剷短。髪型是很personal的事,世間本没有所謂完美的髪型,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的髪型。一個髮型的背後,反映著你本人的風格、gel頭的技術、髪型師的美感,以及你與髮型師的溝通技巧,四者環環相扣,是個bottom-up的過程。

所以最緊要有諗法,即使最終的結論是大路髪型也没關係,最緊要是自在。如果真的没有想法,剷短其實是個不錯的起點,因為剷短背後也講工夫,你會被迫直面自己的頭型與面型。是剷圓還是剷方?頭頂要幾mm,兩邊要幾mm?如何微調去將就頭型與面型?

常說buzz cut就等如一幅白畫紙,最後作品如何,還看作者功力。同一顆剷青頭,可以像個商家佬敦文貴、何猷龍;可以像藝術人Eugene Tong、Shia LaBeouf(well maybe not因為他是鬼佬lol);也可以像中國民工。某程度上,剷短頭髮後要比平時更注意儀容與衣著,反而迫你提煉自己的風格。這種由零開始,絕處逢生的機會不常有,一生人點都要試一次。

如果你正受各種人事困擾,情緒低落,剷短是個清理思緒的好方法。在佛教中,落髪有去除煩惱雜念的意義,有時傳統智慧的力量大到你不容忽視。剃頭放下執著,接受無常,事情或者就在轉念之間有轉機。佬編親身嘗試過,剷了個skinhead之後,心境莫名澄明,很多事也豁然開朗,寫文靈感也好像多了一點。

還有一個最想不到的好處,是剷短後頭髮手感非常之好,自己思考時摸頭,枕邊伴侶也會愛上摸頭。摸完大頭摸細頭,保證甚麼煩惱也能暫別。本以為很多人不喜歡光頭仔,實際上佬編剷頭後異性緣及同性緣反而更好,信不信由你。

現在頭髪已長返少少,但skinhead時的種種體驗,已成為心中一片安心立命的定處。頭髪問題一律建議剷短,Don’t understand it, feel it。

F.


扣鈕如泡妞

諸君對於西裝鈕扣的印象,可能止於到底應該選一粒、兩粒定三粒,又或者要不要選粒contrast colour的鈕。但扣鈕如泡妞,真要講究起來的話,也是一門學問。

最多人認識的,是西裝褸鈕「Sometimes、Always、Never」的規矩。但除了這條約定俗成的規矩以外,西裝鈕還有另一個很practical的concern需要處理。

那就是坐低的時候,應不應該扣鈕。

That’s right,這個問題對大部份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問題,但其實就連坐低要不要扣鈕,也是有規矩可以跟的。如果你遇上懂門道的前輩的話,握完手坐下來的一瞬間,就可以看穿你的底細。

如果沒有聽過西裝鈕扣的「Sometimes、Always、Never」,我們現在來重溫一下。這條規矩的內容和由來。


1.

如果西裝褸有兩顆鈕,第一顆Always扣上,最底那顆Never扣上。而Sometimes的法則,是用在有三顆鈕的jacket上。最高那顆Sometimes扣上,第二顆Always,最底那顆Never。下圖表現得很清楚。

至於為甚麼會有這條規矩,是頗莫名奇妙的。流傳最廣的故事,是20世紀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發明的習慣,當年這位心廣體胖的國王,習慣不扣西裝褸和西裝背心的底鈕。

西裝褸底鈕不扣,是因為當年西裝褸流行三顆鈕,騎馬時要解開在腰以下的底鈕,才不會侷促行動。後來兩鈕西裝褸成為主流,這個習慣也保存下來。

至於不扣背心底鈕,有機會是因為看上去不會紮粽咁,突晒肚腩出來,整體線條會比較流麗。

其他的由來,也包括是來自伊頓公學的制服傳統、以及以前流行穿兩件waistcoat,解開底鈕為了展示layer等等。但重要的是,因為19世紀初是現代西裝剛剛出現的時候,那時候風行的習慣,會自然被凝結成一種規矩或傳統流傳下來。

亦即是說,你鍾意的話,著西裝時像中國幹部那樣三鈕齊扣,也完全沒有問題的,就像其實在街上便溺,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一樣。不過你有知識而又懂規矩的話,同樣有品味的人會對你多一份尊重。


2.

坐低時西裝鈕扣應不應該扣上,也是一個頗有趣的問題。日常智慧,aka電視主播的穿搭,會讓人覺得坐低時西裝鈕扣是應該扣上的。

但其實傳統上,西裝上的鈕扣,在坐低的那一刻是需要解開的。

原因第一個,是不會令到成件西裝縷無端隆起或者出現不自然的皺摺,可以平順地掛在肩上。

第二個原因是不會拘束肚子,坐得不舒服。有些紳士坐低時除了會解開西裝鈕扣之外,也會把褲管提起一點點,同樣也是為了不會拘束膝頭。

解開鈕扣的時候,應該是一個單手完成的低調瀟灑動作,煞有介事地用雙手打開,就係做多咗。以下007的示範很好。

不過,現在也有一些人會在坐下來的時候不把西裝鈕扣打開的,例如Tom Ford。

這樣也可以算ok的,但不是因為他是Tom Ford,而是因為他的西裝造到就算扣鈕坐下來,也是平順整齊的。規矩雖然沒有跟,但背後的精神和原則並沒有違背,所以沒有問題。

而Tom Ford不解鈕的原因,可能是出於希望西裝可以看起來更formal更筆挺,作為designer可以理解的。就像電視主播一樣,希望坐下來的時候仍能維持正式的感覺。

所以總而言之,坐低時西裝鈕扣要不要扣下,是一個帶有藝術性的行為,視乎場合和需要而定。規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,請諸君自行執生。

如果你坐完以後要站起來對著一大班人說話,那麼坐低時最好就解鈕,不然皺摺的西裝會令你形象打折。但如果你需要長期坐著主持正式會議的話,坐低不解鈕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J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