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ne Dining點菜容易忽視的一點

Fine Dining其中一個讓很多人頭痛的地方,是點菜。因為稍有不慎,除了會露出唔識飲食的老底以外,還有機會因此被對方打槍,浪費掉為fine dining付出的金錢與努力。

很多朋友可能以為佬編想講的是菜名、揀酒這些方面的困難。但根據佬編的觀察,這些常見問題,通常都不是失分的原因。因為香港咁多不同地方的飲食,不懂食材或名字都是常事,除非是會把蘿蔔叫成white carrot的人。更何況在很多時候,約會對象的餐飲知識,可能比自己更貧乏,e.g. 只懂得Cesar Salad一種沙律。

佬編想講的,其實是一個平時不太多人會講到的fine dining細節。這個細節十分常見,但原來極容易被忽略。不懂得這個細節的後果,有幾位朋友因此浪費了錢,甚至有位朋友被對方因此而dq。

這個細節,就是叫水。即係成日聽人問,sparkling定still呀。

當大家fine dine緊想要杯水,而侍應問sparkling or still的時候,應該揀邊一種?

沒有足夠餐飲經驗的朋友,會被這條問題所迷惑,繼而揀有氣或無氣的水。不過,他們其實只係想要一杯普普通通的滾水,就像在普通西餐廳裡一樣。

這種too simple, sometimes naiive的想法有兩個可能結果,第一個就是會收到一枝全新的branded玻璃樽裝水,以及伴隨而來近百元的額外收費,plus 10% tips。第二個,就是會被對方發現,原來自己連叫杯水都會柒。

如果你不是真的咁神心,想叫枝sparkling or still來飲的話,正確答案應該是什麼?

正確答案是,隱藏的第三個選項,tap water。自來水。不要以為still water是普通滾水,在外國餐廳滾水這個概念並不流行,如果要免費的水,就只有來自水龍頭的自來水。

本地的外國餐廳為甚麼不入鄉隨俗,好聽可以說是authentic experience,難聽點講,這也不失是賺多少少的一個trick。而佬編相信,很多人都有交過學費,因為自己也有交過。今天在這裡與大家分享,但願Patreon這裡的朋友,不會再因為一杯水,而失去整片海洋。

J.

擔遮的禮儀

“Manners maketh man.”,優雅地佬去的精神,不只反映在外觀上,還體現在舉手投足之間。例如在風雨交加、人來人往的鬧市中,特別容易展示佬的真正價值,所以餐桌上有餐桌禮儀,擔遮也應有擔遮的etiquette。

開傘前

正如打邊爐最緊要是爐,擔遮之前也先要有遮。上次也說過,一把高質的直遮是諸君的must-have item。但遮的大小應該與身材相稱,細小的人拿巨型高爾夫傘,不會令你man-up,只會顯得滑稽。

老實說,如果只是毛毛細雨,佬編會索性不開遮,反正香港周圍都有瓦遮頭,而且溚少少雨也不會死。倒是行人路上少一把傘,大家也過得舒服一點。佬訊在此呼籲,開遮前,請停一停,諗一諗。

只有與朋友出街,又或者真的太大雨時,才會帶把遮到人的直遮。未需要開遮時,盡量將雨傘卷好,拿著傘身垂直指向地面。有時不太順手的話,稍微向前後傾斜也可以,但角度最好不要超過20度,避免篤/kick到別人,尤其在上落樓梯時,特別要小心,不要插到前後的人。

開/收傘時

開/收遮時,最緊要瞻前顧後, 保持警覺,不要整到別人,小心程度要像揸車出路口一樣。

可惜每逢下雨天,總有一堆人擠在在商場或地鐵站出口,總要開好傘才安心走出去,不說還以為雨水是強酸;這些人,上巴士時也總是要到最後一刻才夾硬收遮,撥到後面的人一臉雨水。其實,幾滴雨真的won’t kill you dude,走多幾步就是海闊天空,到時前後都無人,想90度向前開遮也可以,何樂而不為呢?

還有最重要的是,有瓦遮頭麻煩不要開遮,進入室內地方請立即收遮,而且將傘捲好。收傘前可以稍微fing幾下,但前提是不要fing到人。

開傘後

香港雖然不是戰區,但下雨天的旺區卻是個傷亡慘重的戰場。街上途人來來去去,你我本應只是無仇無怨的陌路人,但只要一打開雨傘,原本人畜無害的街道,立即幻化成修羅場。

一把把打開的雨傘就像血滴子,一不留神,很容易會被插到七孔流血。不要求你有後眼,但至少不要拿着傘直插對面路人的雙眼。兩把遮迎面窄路相逢時,其實只有兩種選擇,一是舉高、一是打側。行動準則很簡單:身高較高的就舉高,較矮就盡人事將傘壓低,微微側向無人的方向。

最後,落雨就不要做低頭族了,專心擔遮快點回家才看佬訊吧。


Do no harm

講到底,其實擔遮的禮儀只有一個大原則:Do no harm。無論你做任何動作時,切記諗多一步,多想想別人的感受,盡量不要整到別人。當然,這個世界上始終是盲毛與山番較多。有時,你的忍讓反而會成就了別人的野蠻,你會覺得不公平、覺得氣餒。但請不用生氣,因為講到尾,也只是雨水而已,“Manners maketh man”,而雨過總會天晴。

***

寫在舊文邊上:

是咁的,今日一起身,望向窗外,就見到天空正下著微微細雨,但抱著這篇文的核心精神,佬編出門口見朋友時,還是決定不帶遮。

短短十分鐘左右的路程,其實大部分路段都有瓦遮頭的,無奈行人路上那塊乾爽的淨土,就像補習班上唯一一個女同學的歡心一樣,明明好多人有遮,但就偏要爭。

在不斷險被插眼片臉的環境之下,佬編放棄啦,唔爭啦,行出少少算數。攔路雨打在淺藍裇衫上,膊位像披上了碎花,再慢慢染成一片深藍,心理陰影亦同步擴散,一路行一路諗:「我今晚仲唔返去po文串你班仆街。」

就係呢個時候,右邊有把雨傘緩緩伸過來,默默咁遮埋我。眼尾見到那白皙的手腕,戴著口罩都feel到一定散發著清淡的花果香,擰過去一望,素顏眼睛躲在眼鏡背後,但蓋不住眼裡的善良溫柔。到底應該扮cool點頭,還是開朗地講聲「唔該」?

「喂做乜唔帶遮?」一把熟悉的聲音將我拉回來,原來今天朋友没有化眼妝。

F.


香港行街必備技能:肩撞

有時覺得,在香港行街,一定要識肩撞。

Don't get me wrong,佬編其實是個很禮讓的人:入紅隧會讓巴士、出𨋢會㩒住俾人出、窄路相逢會俾對面行先。但不知為甚麼,出到街依然成日會俾人撞。

粗略觀察,撞人的通常都是上了年紀的阿叔及大媽,又或者簡稱廢老。間中也有些再老一點的阿伯阿婆,但有時眼見他們行動不太方便,佬編傾向相信他們是無意的,故不計在此。至於是那些有氣有力的廢老,你會感受到他是有意識、亢奮、惡意地撞過來的。

過馬路見到他們在對面,大槪就要開始prepare for impact。係,街邊太多人與車,但明明只要大家都放慢一點腳步,側一側身就可以無碰撞過去,廢老偏喜歡正面加速撞過黎。

但真的是因為條路太窄太多人嗎?也不是。有次行山,同行女友人行在前面,佬編靜靜跟在後面欣賞風光,明明郊野公園條路闊過西隧,只見有個穿緊身褲,下體像抽牛雜一樣激凸的阿叔,從相反方向行過來,依然可以轉彎撞過去。

有時會懷疑,他們年輕時是不是heavy metal live show的fans?撞人是否只是在懷念以前玩wall of death的時光?但我在聽my little airport呀,大熱天時,可唔可以唔撚好撞埋黎呀。

就像戰狼官媒所說:大家讓一讓,可以!撞,奉陪!面對這些惡意的碰撞,佬編建議大家學返兩招肩撞傍身。

第一招:壓肩

第一招偏向防守,比較實用。將膊頭稍稍轉向前方,用膊頭來承受撞擊,動作有點像美式足球撞人,又或是打籃球時壓肩過人一樣。例如有人在左邊撞過來,你就聳起左邊膊頭,谷實肩關節旁的肌肉準備衝擊。

這招的好處是,起碼唔洗用心口去頂。有些阿叔骨頭好硬,有時撞落胸或肋骨都會痛。其次,這動作不算主動,就算阿叔不滿也最多口角兩句了事。雖然說是防守形,但如果你平時有練開膊,其實撞擊力也不會太差。

第二招:扭腰

第二招則進取得多,風險也較大,大家斟酌使用。起手動作與第一招相反,先將膊頭縮後,然後計準時機扭腰發力,將膊頭向對家撞過去。例如你離遠見到有個阿叔右邊過緊黎,就先將扭腰將右膊向後轉,然後在他撞過來的時候才發力回過去。

這一招其實有點依賴後手反應,更偏向是種反擊。因為你一開始是側身讓開的,只有他不收油撞過來,你才發力反擊。不建議女士用一招,因為反而會益咗啲阿叔。另外,這個動作的衝擊也比較大,有玩過任何格鬥術的朋友都會知道,你出拳打人時,其實自已的拳頭也會痛會傷。所以,多練膊頭就無死啦。

練膊來說,最基本的就是肩推、其次是飛膊、前舉、聳肩、face pull。徒手則可以做下pike push up,反向十字撐等等。重量不需要太重,最緊要有feel。練好個膊之後,除了肩撞更有力之外,著衫也會好睇,這又是個大課題,下次再講。

F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