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人頂上的港珠澳大橋

如果港珠澳大橋是大白象工程的話,禿頂中佬頭上的撘橋髪型,也肯肯定是個大白象工程。大白象指需要高成本維持的低效益資產,撘橋髮型就正正是這種性價比低的產物。

撘橋髮型是需要大量時間營造的。這款髮型脱胎自經典的側分髪型,常人的側分多是三七分界、六四分界、或者是中間分界。但撘橋髪型,卻需要十零分界。

因為頭頂上那片地中海日漸擴大,頭髮界無可界,只好將頭殼兩側的頭髮慢慢留長,以便接駁到另一面,足夠「填海」。偏偏地中海中佬的頭髮超支情況,與港珠澳大橋的工程超支情況一樣嚴峻,所以總是要經年累月,才能追上脱髪進度,留到可以撘橋的長度。

頂上的大橋造價昂貴不緊要,最緊要值回票價。但無法達到預期後果,才是撘橋髪型的重大敗筆。撘橋髮型的目的,是為了打造頂上仍有側分髮型那種頭髮茂盛的效果,重振頭髮這個男人第二性徵的聲威。

但大家有看過誠哥、金勞詹的頭頂的話,就知道事實上,留得再好的撘橋髮型,髮量與現時港珠澳大橋的車流量一樣,同樣是寥寥可數。鉅資打造的撘橋髮型,在旁人眼中只是一條條尷尬的barcode,甚至是佬編這種無聊人口中的笑柄。

或者,我們一直都捉錯用神。撘橋髮型和港珠大橋,由此至終都不是給外人看的,而是為了自己開心,讓打造者賺錢。

留了撘橋髮型的中佬,可以沉浸在有頭髮的幻覺之中,髮型師也樂得只為照顧幾條頭毛而收錢;建了港珠澳大橋的政府,可以沉浸在融入大灣區的規劃綺夢之中,承建商及背後的真正老闆,也樂得有人為自己過剩的產能埋單。大橋和撘橋,其實都是一個雙贏局面,只不過在慶功宴席上的兩邊,都沒有我們在裡面。

寫在舊文邊上:

搭橋髮型本身沒有問題,其實就是正常的分界髮型。問題是頂上沒有頭髮時還硬要搭橋,是自欺欺人,也是柒味的根源。

不過平情而論,佬為什麼要梳搭橋髮型,很有可能是因為已經慣了手勢,到老時轉不了,或者是不知道還有什麼髮型可以選擇,又不想光頭,所以就把橋搭起來。

如果面臨搭橋危機的佬,佬編有三個建議。一是馬上食藥 / 植髮。二是不要分界髮型,轉成all back,全部向後梳的髮型,直接袒露地中海。第三就是剷光個頭,缺點是光頭在職場上難carry,但優點是,全頭沒有頭髮,也就不會有地中海了。

J. 


辦公室應否談戀愛?


很多人都聽過一句忠告:係度食唔好係到痾。中學生談戀愛各有利弊,但講到辦公室戀情,似乎公認弊多於利,可惜天意弄人,辦公室往往是最易萌生愛情的地方之一。

所謂日久生情,在工時超長的香港地,很多人醒著面對同事的時間,分分鐘比同住的屋企人還要多,更遑論朋友,以及朋友的朋友。日對夜對,繼而動情,本來就是人之常情,特別是那些一個個batch入職的職位之間,大家年紀、成長背景、能力相近,自然容易生情愫。

而且一個人可以有很多面貌,偏偏認真工作的那一面最吸引人。很多情侶拍拖很久了,可能也未必了解對方的能力/做事風格;反而是公司同事之間,能更確切地認識一個人真正的能力。在工作上各種知性上的交流,對能力的認同,有時就是燃點起愛情的火花。

當然,同仇敵愾,也是種培養感情的特效藥。同一Office下,這個敵人,可以是麻煩的老闆、可以是隔離team的是非,也可以是工作上大家都正在面對的難題。一起面對「敵人」的壓力,以及其中產生的信賴感,不是日常生活能夠輕易replicate的經歷。「有難同當」過後,自然會對另一個人產生親近的感覺。

之所以說「係度食唔好係到痾」,其實是風險管理的問題。特別在利益上,上司溝下屬,full time食intern,這些關係都涉及權力上的不對等、分工工作量,以及升職加人工等利益輸送問題,這些戀情的代價,通常是喪失了其他同事及老闆的信任。

社交上,則是要面對分手後的collateral damage,特別是那些本身有一大班同事common friend 的情侶,分手後,失去的不單是愛情,有時還會失去其他友情,甚至影響工作上的connection。佬編曾經有個朋友,食了同在一個project合作,但在另一間公司的同事,最後不歡而散,連project也跟著一起攬炒。

本來以為他會學乖,怎知不久之後,他又與另一個同事搭上了,早幾年甚至拉埋天窗,婚禮上,同事都真心祝福他們,覺得他們是互相扶持,拍住上的榜樣,現在囡囡應該也有一歲大了。大槪愛情就像政府的緊急警示,有時總會在不適當的時地出現,令你心跳連連,擋也擋不住。

F.


滑板鞋牌子推介

滑板鞋的外型,在這十幾二十年來變化了許多。還記得年輕時候的滑板鞋,流行的是bulky的style,很多款式都像一塊磚頭一樣,配起鬆垮的滑板服裝相當work。

到了上年東京奧運的滑板奧運項目,滑板鞋似乎已經經歷了一次世代交替。上到賽場的款式,體積大幅變slim,形狀更流利,也更貼腳。這反映的可能是科技的進步,新的滑板鞋可以做得更輕巧而不失保護性和功能。

不過在滑板鞋的世界,從經典到時興的鞋款,都各有捧場客。功能性有時候並不是最首要的考慮,在板鞋的世界,襯得夠型,能夠著出個人風格和態度,才是最重要。

以下為諸君推薦幾款經典的滑板鞋牌子,讓大家可以按各自需要,配搭適合自己打扮的板鞋。

1. Vans

經典中的經典,在70年代開始就與滑板運動共同成長,幾乎等於滑板鞋的代名詞。像格仔餅的waffle sole鞋底設計專門為滑板而設。當年推出的Era、Old Skool、Ski-8,Slip-on等款式,幾十年後的現在仍然長青。

Vans的長青,是因為十分百搭好襯。無論是長褲短褲、牛仔褲西褲、恤衫或T shirt,都可以襯Vans。基本上可以說是滑板鞋界裡面的Converse。

Vans的捧場客,大多都是喜歡那種og滑板文化的人,但更多是為了鞋子的好襯而買的。街上那麼多對Vans,其實沒有太多對是真的用來踩板的。而且老實說,Vans的鞋款雖然經典,但同時也有舊款波鞋的缺點,就是不夠輕便,而且鞋底因為一直沒有upgrade,習慣現在波鞋的人,穿太長時間腳可能會痛。

要專門用來踩板的話,佬編會建議找Vans的pro系列,鞋子的用料就會比較輕巧。

Vans Shoes: https://www.vans.com.hk/ 

2. DC Shoes

如果喜歡1990-2000年代的滑板鞋,DC Shoes是一個好選擇。記得以前除了Vans以外,在板仔腳上最常出現的就是DC這個美國牌子。最大的特點,是好大舊。DC Shoes的bulky造型令人留下深刻印象,曾幾何時佬編以為,滑板鞋就等於DC Shoes這種bullky的鞋子。

功能上來看的話,DC Shoes應該有點落後,bulky的鞋身除了重以外,也代表了用的物料不夠新式。而太過bulky而不夠靈活的缺點,也讓這款滑板鞋慢慢變得非主流的選擇。

但DC Shoes的價值,在於出街襯衫。這種bulky的設計剛好可以配搭現在流行的寬鬆風潮,襯寬褲很適合,而那種獨有的2000年代vibe,也令這款鞋子帶著一種潮味。最後DC Shoes的價格也算相宜,買來襯衫剛剛好。

DC Shoes: https://www.dcshoes.com/

3. Nike SB 與 Adidas SB

兩間波鞋龍頭都算是板鞋界裡的新晉之秀,這幾年滑板鞋設計大幅改變,應該要歸功於這兩間公司加入市場,帶來了技術改革,用上了不少新物料來造板鞋,令到體積和重量不斷減少。Slim一點的滑板鞋除了更輕便以外,做起動作來也更加細膩。

佬編覺得Nike SB的鞋子功能性應該相當不俗,不過始終款式略嫌有點太slim,配合長襪或短褲其實也都好看,但配起長褲的話,真的差一點點。

襯衫好睇的選擇,佬編推介Nike SB的Zoom Blazer、Adidas Skating的Matchbreak Super

總結

買板鞋的重點,不只是功能性,fashion sense其實也佔了重要一環,不要以為新牌子high tech一定最正,識得襯托出鞋子的味道,才是讓他人留下印象的方法。

J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