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ne Dining點菜容易忽視的一點

Fine Dining其中一個讓很多人頭痛的地方,是點菜。因為稍有不慎,除了會露出唔識飲食的老底以外,還有機會因此被對方打槍,浪費掉為fine dining付出的金錢與努力。

很多朋友可能以為佬編想講的是菜名、揀酒這些方面的困難。但根據佬編的觀察,這些常見問題,通常都不是失分的原因。因為香港咁多不同地方的飲食,不懂食材或名字都是常事,除非是會把蘿蔔叫成white carrot的人。更何況在很多時候,約會對象的餐飲知識,可能比自己更貧乏,e.g. 只懂得Cesar Salad一種沙律。

佬編想講的,其實是一個平時不太多人會講到的fine dining細節。這個細節十分常見,但原來極容易被忽略。不懂得這個細節的後果,有幾位朋友因此浪費了錢,甚至有位朋友被對方因此而dq。

這個細節,就是叫水。即係成日聽人問,sparkling定still呀。

當大家fine dine緊想要杯水,而侍應問sparkling or still的時候,應該揀邊一種?

沒有足夠餐飲經驗的朋友,會被這條問題所迷惑,繼而揀有氣或無氣的水。不過,他們其實只係想要一杯普普通通的滾水,就像在普通西餐廳裡一樣。

這種too simple, sometimes naiive的想法有兩個可能結果,第一個就是會收到一枝全新的branded玻璃樽裝水,以及伴隨而來近百元的額外收費,plus 10% tips。第二個,就是會被對方發現,原來自己連叫杯水都會柒。

如果你不是真的咁神心,想叫枝sparkling or still來飲的話,正確答案應該是什麼?

正確答案是,隱藏的第三個選項,tap water。自來水。不要以為still water是普通滾水,在外國餐廳滾水這個概念並不流行,如果要免費的水,就只有來自水龍頭的自來水。

本地的外國餐廳為甚麼不入鄉隨俗,好聽可以說是authentic experience,難聽點講,這也不失是賺多少少的一個trick。而佬編相信,很多人都有交過學費,因為自己也有交過。今天在這裡與大家分享,但願Patreon這裡的朋友,不會再因為一杯水,而失去整片海洋。

J.

First Date食咩好?

第一次約會,餐廳的選擇十分重要。

一般男人的刻板印象,是以為錢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。以為餐廳只要揀得夠貴,對方晚上就會肯跪。相反,錢不夠的男人,會因此而退縮,延續著無錢無拖拍這個似是還非的都市傳說。

但根據佬編自身經驗,揀first date餐廳,最重要的考慮並不是錢。在佬編所有有下文的關係裡,從來沒有一段relationship,是從一間fancy的fine dining餐廳開始。

如何透過餐廳的選擇,去展現個人品味及視野,才是這場前哨戰,乃至決定整場戰爭勝負的關鍵。以下幾條選擇first date餐廳的貼士,與諸君分享。

1. 揀熟的餐廳

首先最重要的,是選的餐廳要夠熟。熟分兩個層次,第一層是熟架步,清楚餐廳提供的食物背景、餐酒選擇,乃至環境和特色,可以讓你在first date中發揮出可靠的表現。

第二層是同人熟。與餐廳的侍應或老闆打好關係,醒目的他們會在恰當的時候,幫你約的那位添滿酒杯,或者叫多一round drinks,為你的下半場鋪好一條康莊大道。就算與侍應的熟絡程度只到hi bye程度,也足以讓對方感覺到你的主場氣勢。

如果我們要將first date的那一餐比喻成面試的話,那麼熟悉那間餐廳,就等於熟讀你自己的CV那樣重要。

2. 揀特別的餐廳

第二條first date揀餐廳的貼士,是要夠特別。首先是特別的菜式,即是並非英美台日法意這些常見的菜式。這一條貼士是佬編常用的,現在數起來,帶過人食的first date餐廳,從印尼、尼泊爾、東歐,乃至福建菜都試過。

選擇這些特別菜式的最大優點,是除了有新鮮感以外,餐廳和食物同時也可以成為晚飯的話題,乃至小小的體驗。可能有人會擔心揀得太niche容易中伏,但其實中伏本身,也可以是一個memorable的小插曲,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信心和幽默感,去把小不幸轉化成小確幸。

第二種特別,是環境特別。這方面大家都清楚,但基本原則是要餐廳企理。Let’s face it,firsrt date與同一大班老死聚餐兩者之間,還是有分別的。

3. 揀真心鍾意的餐廳

這一條看似容易,但佬編覺得是最少人做得到。因為first date感覺是容易炒車的場合,我們許多時都會受制於社會的期望或印象,做出一些看似是「安全」的選擇。但正正就是這種虛妄的安全,讓我們失去了帶安全套的機會。

每個人在分享自己喜愛的東西時,是最自然而熱情的,這團內心的火,是增加吸引力、融化對方的重要元素。不要擔心對方可能不喜歡你喜歡的東西,因為如果對方連你喜歡的東西也不願意試著去欣賞,或者他/她也不是值得你去欣賞的人。

總結

佬編的advice: first date的重點不是對方,而是自己。上面幾條貼士,講到尾其實就係為了可以讓你展示自己的true colours。

很多人first date時都會迷失自己,臉上扮演著另一個人,口中嚼著不感興趣的食物,但卻去期望別人可以真正了解和欣賞自己。而這種矛盾的心態,很多時都在first date餐廳的選擇中顯現出來。

所以揀好first date餐廳,背後其實也是好好了解自己的一課。

J.

光復French Press

French Press就好似月供ETF又或者飲熱水,明明好有效,卻被低估得好緊要。

每次同新識的朋友講起沖咖啡,唔知點解,大部份都會assume你用espresso machine,要不就是手沖,再然後是aeropress、虹吸式、moka pot。最後你忍唔住,答了一句:「哦我平時用french press沖㗎。」然後,話題終結,周圍靜晒。

講到底,只好怪French Press的設計太簡單,唔夠sexy。French Press的外型,基本上就是一個長型的水壺,再加一個金屬濾網。唔特別講聲的話,基本上一定會被阿婆阿嫲當茶壺用。

而且French Press用落也唔夠fancy。既唔需要鏗鏗敲兩下壓粉,冇espresso machine的隆隆聲;又唔洗隆重其事摺filter,然後拿長嘴壺畫符;更加不像虹吸式、moka pot,好像用bunsen burner做實驗一樣。French Press的基本流程,就是磨粉,沖熱水,然後等。


但如果你真的想自己沖一杯好好地嘅咖啡,French Press其實是最理性的選擇。

首先,其他沖咖啡方法,對技術有一定要求。又或者掉轉講,沖泡技術唔好,對咖啡的質素好大影響。例如espresso壓粉壓得唔好、手沖注水控制差,好容易就會破壞整杯咖啡的味道。Moka Pot更加唔好提,難用到痴線,都唔知邊part出事。

第二,技術是要花時間練的。除非你職業是沖咖啡,否則永遠都不會有足夠的練習機會,去沖一杯比較「職業」的咖啡。例如你要練壓粉,但自己沖自己飲,一日頂盡俾你沖夠四杯,練到幾時先稱得上熟手?

而French Press就没有上述的所有問題。點解?因為French Press跟本無技術可言,只有三個steps:磨粉,沖熱水,然後等。磨粉用機、熱水用煲、等用光陰,基本上已經將人為失誤的機會降至最低。所以French Press是最親民、最没有skill gap與knowledge gap的沖法。一壺在手,人人平等。


但不代表French Press不需要講究。正正是因為門檻低,所以才更易掌握到自己獨有的沖法。沖French Press只有四個varibles:磨粉的粗幼度、粉與水的比例、等的時間,以及stir or shake or others。

孫子兵法都有講:「味不過五、五味之變,不可勝嘗也。」四個variables,足有無窮可能。正因為French Press唔需要太多人手的技術,所以你反而可以將注意力放在這四個variables上,自由地探索屬於你的口味。

例如多粉就較濃、少粉較淡;磨幼啲味道更易出,但容易over-extract,而且口感可能會帶沙;時間長又濃返啲;完全唔stir唔shake,口感粗獷啲;唔撇油,口感豐盈啲。

記得大槪mark低每次的setting,然後細心品嚐下當中的分別。口味很個人的,但透過記錄與reflection,每次沖咖啡都會變成一個become better的過程,每一杯咖啡都會離你的完美咖啡更近。Keep it simple stupid,看似最簡單的東西,有時蘊含最多智慧。

***

未試過的朋友,可以參考這兩種最常見的沖法,然後慢慢調節:


最傳統的沖法

Grind size:coarse
ratio:1:12 (e.g. 30g咖啡:350g水) 
水溫:92-95度

1. 磨粉

2. 落熱水

3. 等 4-5分鐘

4. press 

5. 斟咖啡


James Hoffmann的沖法

Grind size:medium coarse
ratio:1:17  
水溫:無講,當~95度

1. 磨粉

2. 落熱水

3. 等4分鐘

4. 撹散頂層浮面的粉,令粉失去張力而下沉,同時撇走層油脂

5. 再等5分鐘以上

6. press至掂到水邊就停

7. 斟咖啡


F.